衛士皆不答,隻擁著楊守妏狼狽逃命。
此番信誓旦旦領兵圍宮,結果落花流水春去也,楊守妏哪還敢去見楊複恭:“去鄠邑!”
紫廷院,守衛此地的神策軍勉強抵擋一陣後見中官跑路,亦哄哄而散。
李順節提著長槊在廊下站住腳步,問道:“聖人如何?”
“凍壞了,也受了驚嚇,昏了頭,淑妃等哭泣於內,甚是哀傷。”幕僚進言道:“竊以為群情洶洶,天家受難,不宜再使兵戎見於天子。但獻衣食,安上心,則人臣之道也。”
“什麼娘的人臣道道道的!吾擊退賊人,非人臣耶?”李順節恍若未聞,又問:“宰相何在?”
“左右神策軍聞延喜門之戰,欲為亂,正集結開遠門,待天明便出掠延資、大盈、飛仙諸庫。老賊使使以撫,眾不聽。門下侍郎劉崇望劉公已趕往平亂,其他宰相還沒消息。”
“然後呢?”
“不知,恐為亂兵所殺。”
“且不理會!”李順節將擦拭乾淨的長槊扔給親兵,看了看囚禁聖人的殘破宮室:“亂軍既敗,便將聖人放出來吧。吾要覲見,讓他下詔褫奪老賊官職,號召群臣吏民,斬草除根。”
嘭嘭嘭!
門窗三下五除二就被破開,為首軍漢暴力一腳踹開大門,嘩啦啦湧進一群如狼似虎的武士。
“這便是聖人!”
“兒郎們大破賊人,皇帝可有賞賜?”
“嘖,聖人的妃嬪果真美豔,不知褻玩起來是何滋味。”
“參見陛下,哈哈哈!”
軍士們打量著被關在角落裡的皇帝一家子,笑嘻嘻的交頭接耳起來。
被一群粗漢當著麵指點老婆很潤,皇帝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黑紗女子臉色一緊,握著殘刀走到李耶麵前衝眾軍說道:“你們軍使現在哪裡”
“吾在此,汝何人?”武士們閃出一條道,李順節從裡麵走了出來。
“紫宸殿司言趙氏。”
趙氏拱手,說道:“軍使勤王保駕,善。楊複恭、西門重遂之輩專事軍柄,權欲熏心,互相攻殺之餘,將皇帝當成質子奇貨,搶來搶去。今楊氏落敗,其餘中官尚逞凶腋肘。還請軍使發兵,若能為國除此大害,則社稷之福。軍使但有所奏,有司……”
她頓了頓,看了眼皇帝。
李耶心領神會,點點頭承諾:“事成之後,卿但有所請,無所不準。”
“吾無此意!”
李順節揮手打斷,不耐煩的說道:“老賊害我,今隻欲斬其闔府!聖人可有學士在側?速速草一詔書,授我勒兵以討之。老賊軍心動蕩,急擊務失!待懸其首於國門,中官自懼。”
黑紗女子聞言無奈搖頭,李耶愕然失語。
本以為來了個撥亂反正的“忠臣”,誰曾想竟反過來命令皇帝……
“討之不得,則何如?”沉默中,趙氏沉吟道:“楊氏雖敗延喜門,根本猶在。”
“吾既已逆擊,何以束手?”李順節虎目圓瞪反問道,聲振樓宇:“今日之事,有臣無賊。不然老狗緩過氣來,聚兵相攻,吾亡無日矣。屆時何處容身?他日中官恃威淩上,誰來赴難!”
“聖人不授名份,吾自往南衙問宰相。”
一通話說完不待回複便轉身而走,夾刀帶棒聽得李耶找不著北。
“臣等殺賊,禍福未可知也,聖人宜自愛。”幕僚告誡了一句,便也跟著李順節揚長而去。
……
李耶倒吸一口涼氣。
史臣曰:宦官參政,漢、唐、明而已。漢之勢大,幼主老仆為盟而奪權。明之勢大,帝王之欲無厭以窮四海,而人民不附,君臣離德,不得已用宦官。唐之勢大,操兵柄,威天下。
——《石渠閣讀唐書論》
“唐王朝的宦官政治是不敢想象的。中唐以後,宦官總是分成兩派乃至更多,互相爭殺不休。這是製度決定的,也是武人跋扈不可信的國情影響的。但在控製皇帝、操縱軍政、打擊藩鎮相權方麵,宦官們保持著高度一致。其權力甚至世襲罔替而繼承,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的集團。這讓唐朝宦官必須麵對一個嚴重的問題:失去政權則失去全部。因此在危難之際,宦官需要保證皇權得以延續,以延續家族的既得權利。而統治者麵對藩鎮割據、叛亂頻繁、社稷岌岌可危的局麵,亦須依靠宦官自保。這種畸形關係更加助長了宦官氣焰。所以總體看來,其權勢是隨著唐朝統治的日益衰落而反比變化,其凶殘程度也就在晚唐達到了極限。”
——《中晚唐宦官權勢之研究》
“大順二年九月十五日之夜的這場未遂政變,使唐朝新銳的統治者意識到:宦官可惡,但憑借其勢力,尚可保證中央權威,在不得罪宦官的前提下,皇帝的生命不會受到威脅。但軍人長期以下克上所形成的殘暴風氣已經直接極大動搖了唐朝的政權,節度使被底層軍人裹挾,行事但有差錯就會喪命。皇帝被節度使裹挾,政令稍不合心意即行提兵問罪;軍人為滿自己之欲求節度使,節度使為滿軍人之欲所以求朝廷。軍人之心,日益驕固。當整個社會都為軍人而存在,而服務,而包裹,也就注定政權會被軍人所摧毀。天下勢,臣盈,則君竭。”
——《唐朝興衰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