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側翼戰場上還有襄陽、江陵、魏博、鄂嶽四鎮以及賊心不死的朱瑄、朱瑾。鄂嶽觀察使胡虹已經對申州方向發起試探性進攻,向長安宣示誠意。淄青也很不妙,王師範蠢蠢欲動,向鄆城派出了兩萬人馬,就等這邊分出勝負。數萬下馬賊還在汴梁耀武揚威,搞得軍中人心惶惶,害怕被偷家。形勢談不上危急,但也非常糟糕了。
事,成敗與否,在“勢”。
而大梁的勢似乎正在漸漸失去。
雖然在軍力、財力上依舊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可是看不到優勢轉化為勝勢的希望啊。
聖人應該就是因為體會到了這一點才氣急攻心的吧。
接下來該怎麼調整,得審慎再三了。
“優勢在我。重新謀劃下戰略,竊以還能有所作為,還請聖人振作。”看著低頭坐在馬紮上表情木然的朱溫,寇彥卿也很不是滋味,安慰道。
不料一邊李振罵道:“虧你這殺材還好意思說!若非聖人聽了你的讒言,我軍此刻是在兗州節節得勝,而不是在河中寸步難進。如今損兵折將,軍心大喪,你還要獻什麼奸計!”
寇彥卿大怒,跳上案幾,拔劍道:“李振,你這叛主小人,若不是你挑撥聖人給李賊一點顏色看看,聖人又怎會獲罪於天?分明是你把聖人推到風口浪尖,卻在此血口噴人!”完全沒注意到這話有什麼不對。
“叛主?獲罪於天?”李振頓時發笑,抓住話柄陰測測地問道:“原來你還拿李賊當皇帝,我說戰場上怎麼畏手畏腳,生怕殺了李賊…”
寇彥卿沒想到李振卑鄙若此,指著李振,五指發抖:“你——老子宰了你這毒士!”
“我先為聖人除此大害!”李振亦拔劍出鞘,大吼道。
“嗬。”朱溫突然感覺意興闌珊,吐出一口濁氣。
帥帳一寒。
寇、李兩文武默默坐了回去。
朱溫怔怔無言。
這天下,還怎麼一統?
寇彥卿固然跋扈,但有一句話說得沒錯。不該早早對朝廷指手畫腳,一會要這樣一會要那樣,不該這麼快和朝廷撕破臉皮。停輸進貢,斷漕運不許它鎮財賦過境,武力恫嚇、威脅,這三件法寶隻能威脅到膽小怕事的大臣和貪生怕死的庸主。對於聖人,沒用。
大梁,該何去何從。
若是此番就這麼灰溜溜地打道回府,大梁也就徹底成了世人眼中的笑話了。
後退一步就是懸崖,他的答案是——向前。
不殺李逆,不足以平天下!
李逆既死,即便隻剩一座軍城一個州一支孤軍,他也自信能威勢複振。五百人甫一上任就麵對秦宗權五十萬蔡賊,足足千倍之差,可謂螢火與皓月,但笑到最後的還是他。
********
景福二年九月十六日,憑借堡寨地形狠狠殺了汴軍一波有生力量重創其囂張氣焰之後,聖人不跟朱溫玩了,令權河中都防禦使王從訓從河東縣來接應傷員。事畢後,他率三衙禁軍一萬七千餘殘兵及嶽父陳熊所部河中鹽池戍兵六千連夜大舉撤離首陽山,自風陵渡入潼關。
銀郡太守崔安潛率兩萬餘人進據朝邑城,與王從訓、何楚玉、陶建釗、劉訓等部六萬兵馬一東一西扼守蒲阪津。
十九,有詔。
一直在綏、石邊境及在嵐州合河關觀察局勢的新秦太守拓跋思恭、新秦尉折嗣倫倒了大黴,被朝廷下發戒書訓了一頓。如果繼續推諉遷延,下一次到來的就是貶書甚至黜書了。一個不好,被部將或是其他頭人殺了也是尋常。聖人對他們的耐心,已經所剩無幾。
在此期間,河北河南也再起狼煙。
幽州節度使李匡籌寇蔚州,留守太原的李克寧增兵抵禦,不利。成德節度使王鎔猛攻主持邢、洺、磁三州軍事的劉妃。即使滅不了李克用,也給這個隔壁老王長長記性,不要老想著吞並成德。劉妃一度危急,克用嚇得不輕,從潞州跑去救,像個救火隊長…石州方麵,司馬勒蠻橫得緊,是真想從李克用身上撕下一塊肉,與河東遮虜平使劉琠、岢嵐使王延釗打得正熱鬨。
滑州,得知汴梁被下馬賊裹挾百姓組成的十餘萬眾騎臉輸出,魏博節度使田希德率七萬步騎出淇水,屯於衛州,似要南下。汴梁上下為之失聲。與之對峙的義成軍節度使胡真魂不附體,接連遣使告急朱聖、天後。朱溫不應,令其依憑渡口、軍城與沿河州縣,死戰。
朱溫也在調兵遣將。
九月二十六日,在潞州圍困李嗣昭的忠武軍節度使趙昶帥本道兵先期抵達蒲州。
十月初一,昭義應援使張歸霸、李思安、曹廷隱、蕭顥、劉康義等率神捷諸禁軍三萬餘人及六萬多輔兵民夫來河中。原本在潞州威逼李克用的各路汴軍全來了,隻留了幾千兵據守澤州的天井關,護衛糧道。
初三,纏綿的秋雨之中,陝虢觀察使朱友恭又將兵萬人來會,桃林鎮遏使何絪亦率四千步騎押著抓來的
陝州男女兩萬多人渡過黃河。
很顯然,朱溫是不想讓李逆過年了。
會大梁之師,誓滅秦晉之賊。
唐太尉杜讓能、宰臣李溪急得日夜哭泣,請車駕西狩。金商馮行襲陰附汴梁,秘密遣使為天後祝賀誕辰。獻財貨若乾。當然,長安這邊,他也沒忘記打點,也給李某人送了一批糧食,略表與賊不共戴天之仇。趙匡凝不敢直接和汴人擼,複遣二弟趙匡明、三弟趙匡璘來勤王。
初五,汴人既除潞州之圍,驃騎大將軍李克用乃令李嗣昭、李嗣本、李承嗣、史儼、馬師素、周德威、耶律述都等攜蕃漢步騎兩萬餘人取道汾水穀來救。河洛汴滑招討使紮豬飛書請回師關中,並力禦賊。詔以職事不動,仍催兵掃窟。伺機與魏博合流破汴,擄張惠及偽梁百官。
河中會戰翻開新篇。
後續的冬季攻勢大概就是朱溫對聖人作戰最凶猛的一波撕咬了。怎麼辦?
上憂之。
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