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揍死你!”吳永福被頂得噎住,臉漲得通紅,卻不知該怎麼回嗆,隻叫囂著要打人。
畢竟隻有十歲出頭,這點兒人生還不足以使他攢下多少閱曆,吳永福除了拳頭並不能取得什麼優勢,而他敢動拳頭,也全賴父母的嬌慣。
駱毅並不怕,因為周圍這麼多大人呢,怎麼也不會看著她這個傷員挨打,再說,沒看到大妮兒和二妮兒虎視眈眈盯著吳永福嘛。
駱毅發現,這才短短功夫,她已經把自己和幾個“妮兒”聯係在一起了,甚至產生一定的依賴。
隻是大家看向駱毅的目光都很驚詫。
老吳家的三丫頭何時嘴皮子利落了?
他家的大丫頭乾活不惜力,能當小子使,可心眼兒少,直來直去的,遇事不會拐彎兒。
二丫頭主意正、脾氣爆,彆看沒多大力氣,可腦子不慢,對付她哥、她娘,給姐妹謀利益從不落下風。
四丫頭太小,膽子也小,誰家說話嗓門大點兒都能把她嚇哭。
這三個丫頭個性都很鮮明,唯有三丫頭是最“木”,很少說話,眼神也呆滯,讓她乾啥就乾啥,但是動作慢,乾啥活都慢,為此沒少挨罵。
挨罵也從不回嘴,挨罰也不告饒。
她娘嫌她活乾得不好不給飯吃,那孩子就能把自己餓昏在地上,也不說求個饒。
她娘有時候受不了她木木呆呆的蠢笨樣兒,會操起笤帚抽她,她也不知道躲、更不會跑,連哭都不會出聲,隻默默流淚。
可她也不會認錯,從來都不認錯。
二丫頭一般看清況不妙,會馬上大聲討饒,挨揍還會往鄰居家跑,三丫頭不,從不認錯、不討饒,甚至不哭,如果掉眼淚了,那不是知道錯了,而是挨打得狠了,快要挺不住。
村裡人都說三妮兒可憐,也可恨——沒見過誰家孩子在自己家過得像個外人似的。
可就是這麼個從來不言語的孩子,剛才竟然用那種冷諷的語氣把她哥給罵了,這能不叫人稀奇嗎。
駱毅看到大家的目光,心裡就是一突:他們怎麼這麼看我?我沒說錯什麼呀?
連熊爺爺的目光都帶著驚訝,不過很快又皺了皺眉,對她搖了搖頭,表示不讚同之意。
熊爺爺想的是:這孩子,怕是腦袋撞糊塗了吧?這時候應該取得所有人的同情,才能讓你爹娘同意給你好好養養、補補身體,怎麼能夠得罪他們寶貝疙瘩似的兒子呢?
你們家就這麼一個男娃,女娃子本就沒男娃值錢,換誰家也是寵著、慣著,你跟他吵嘴,能得什麼好?
白費熊爺爺我幫你爭取好待遇了!
熊爺爺對自己搖頭,駱毅一下子醒覺:這裡不知是什麼時代什麼地方,看服飾是古代人,那古代女子都沒地位,可不能張嘴就懟人,那不是言論自由,那是找死。
駱毅甚至想到高二語文課講林黛玉進賈府時的原文“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
林黛玉那等官宦人家的大小姐,所見世麵非同一般,換個環境都知道多聽多看少說話;自己這沒什麼見識的人怎麼竟沉不住氣就與人爭執了呢?
駱毅下唇微微收緊。
這是她的下意識動作。
每當她反感什麼事,或是說錯話的時候,除了不自覺收緊下唇,麵上並沒有什麼表情。
這個動作很輕微,通常看不出來,所以老師和同學的眼中,她是一個比較穩重平和的女孩子,因為誰也看不出她內心的波動。
但大妮兒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