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利益最大化(1 / 2)

六繩護主 東方紅不敗 4274 字 6個月前

李蔚玨喜歡這個先生是有道理的。

能不把金錢說成“銅臭”的實在讀書人,至少夠真誠。

不止這一點,先生還明說了:“這書,你不想以你的名義公布於世是對的,因為沒人會信;

要不是我知道你家沒有讀書人,我也不會相信;

孩子,你才十歲,就有如此之能,老夫都自慚形穢了;

但我也不會欺世盜名,我會向外宣布,這書有你的參與,等十年之後,唉,十年,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再活十年……

這麼說吧,我死前,一定會澄清這書是你編寫,當然,我也得給自己臉上貼金就是了;

到時候,你的名聲也傳出去了,我的名聲也不會減弱,你是千裡馬,我就是伯樂嘛!

咱爺倆,名利都得拿著,隻不過我早點兒,你晚點兒便是了。”

看吧,先生並非像他妻子想的那樣,把彆人的成果據為己有;而是在機會來臨時抓住機會,並將其能帶來的利益最大化而已。

先生所選的時機也合適。

正如他所說,知縣大人正為院試成績發愁。

當官的總是能比考試的先一步知道成績,所以在放榜前,知縣就已經知道桑柴縣再次全軍覆沒的結果。

他之前的知縣,在任期內好歹還有一次出過一名秀才的記錄,到他這裡,他積極主動地抓了一年多教育,卻絲毫未見成效。

這就是小縣城的悲哀——讀書的沒幾個,參考的更是沒幾個,每次考來考去總是那幾個人。

或許還有所減少,因為讀書是很費錢的事,家庭負擔太大,考不出來也就不考了。

這一次院試的結果不過是再次印證下縣無人才而已,或許不至於讓京城來的官員怪罪,最多是讓知府大人麵上無光,私下裡狠狠訓斥一番。

可還有兩樁案子火上澆油,一個是四具孩童屍體的拋屍案,一個是本縣女子失蹤案。

年前的兩樁兒童失蹤案還沒有破,又出來四具孩童屍體,這便涉及六名孩童了。

再說本縣女子失蹤案,共報上來兩起案件,都是十五六的女子失蹤,其中一名女子叫代大丫,疏河村人。

就在知縣煩惱不堪的時候,聽說有位學塾先生來求見,本不予理會,但讀書人的事可大不可小,還是得見。

“大人,您看看這個,”先生直奔主題,上來就把《三字經》奉上,同時說道:“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幼兒開蒙,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但淺要多淺,何時加深,卻因人而異;

古雲:‘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學生以為,同樣可以能說話為標準,開始教導幼兒誦讀;

此《三字經》,三字為一句,四句為一組,朗朗上口,更適合幼兒開蒙……”

不用先生多做介紹,千餘字的冊子,知縣大人很快翻完,然後又從頭認真看起。

《三字經》六個部分內容,知縣大人看得是熱血沸騰。

從教育之功,到禮儀為首,再到必知常識,之後介紹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再講朝代變革與更替,最後強調為學之道。

大勵朝的曆史,與李蔚玨學過的曆史幾乎完全重合,直到隋朝之後開始才有變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