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這種習慣已經堅持了三十年。
有些人會把彆人對他的好當做應當應分,一旦改變,他們心裡接受不了。
駱毅想不出辦法改變這種狀態,急得滿嘴大泡,李蔚玨安慰她:“費那勁乾嘛,村裡人愛說啥就說唄,又不掉塊肉”。
心中卻想的是:彆急,等哥給你出氣。
哪裡就連累佃戶全體中毒了?不就一個孩子中毒,然後沒啥事兒就好了嗎?
還遭大災?就憑你們那些碎嘴子,夠資格嗎?你們配嗎?
“這也就是沒有網絡!”李蔚玨私下琢磨:“不然就憑他們傳的謠言,都成營銷號爆款標題了!”
李蔚玨琢磨的結果是,連夜跑到顧彥辰宿舍敲門,然後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地交代一通。
三天後,又一波“謠言”傳播開來,由外向內,包圍並覆蓋了疏河村——
“指甲蓋大的一粒種子,變成二三斤重的藥材,鮑家真是要發了!”
“好人有好報嘛!”
“這些藥材不知能救多少人的命,真是積德行善的人家!”
“聽說他們就算被村人誣蔑,也要繼續種下去呢,這得是多大的胸襟!”
“他們鮑家掏錢,讓咱窮人家的孩子們能免費入學,還種出藥材,以後咱抓藥都能便宜不少,咱們可都是承了鮑家的恩情啦!”
又過三天,外界聲音已經發酵成為——
“他們疏河村怎麼那麼不容人呢?這麼好的人家竟都要誣蔑!”
“要我說,咱們去縣衙求求當官的吧,把鮑家劃到咱村來,那樣就不讓疏河村白占便宜了,免得養出一群白眼狼!”
“就是!聽說他們村連著幾十年盤剝鮑家老頭的錢財,年年都是幾百兩銀子!父一輩子一輩,至少兩輩人都得了鮑家的好處呢!”
新村長趙金貴沒用怎麼費事,局麵完全扭轉。
但疏河村開始不安了,因為,如果鮑家真的劃歸彆村,那他們的孩子還能繼續上學嗎?
山貨賣給誰去?
還好意思往鮑家跑嗎?
疏河村人對鮑家的態度開始發生分裂。
鮑家給出的好處,不再是全村人都有份,而是隻有鮑家認可的少部分人能得到。
這就是李蔚玨給駱毅出氣的辦法——放下個人素質,享受缺德人生,拒絕精神內耗,有事直接發瘋!
當然,這也是李蔚玨從駱毅麵試學生那件事受到的啟發,他給加深和擴大了些而已。
……
冬至大如年。
大勵朝的冬至,法定放假七天,即冬至當天以及前後各三天。
放假前一天,李蔚玨讓胡澤胤他們獵了三頭野豬,讓駱毅備了許多乾菜,再由鮑魁領著,全家人都去學堂。
還請了黃縣丞和梁先生,與村學師生和佃戶們一起過節。
當官的和出錢的,以及城裡學塾先生一起慰問鮑家學堂,這是多麼大的榮耀!
野豬肉除了剁餡包餃子、以及做骨頭湯,佃戶和師生每人都分到二三斤讓帶回家。
西北風將肉香味兒吹遍疏河村。
從這天起,疏河村人對鮑家原本勢均力敵的兩種態度,開始變得分出勝負。
沒有什麼比吃肉更能扭轉局麵。
因為這是看得見、摸得著、吃得到嘴的利益。
比讀書考學什麼的見效快多了!
沒看見麼,村裡在鮑家學堂上學的娃兒不但免費上學,還免費吃肉,吃完還能白拿。
跟著鮑家有肉吃啊!
駱毅默默關注謠言的變化和發展,卻不知竟是李蔚玨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