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正常人生活,擁有了親情,還擁有了親人帶來的榮耀,誰能懂得鮑魁此刻內心的複雜、慶幸與驕傲?
李蔚玨也慶幸呢——咋就得了縣案首了?
他知道自己能考過關,畢竟他目前擁有的學習資源超過其他學子,而且他也不是真的隻有十三歲。
再說,考生們什麼年齡段的都有,他都見到五十歲的童生,這些年紀長、閱曆豐富的本土人士都一次次失敗的考試,李蔚玨並沒有信心拿到最好成績。
可就是拿到了!
彆看他像是高興得隻會傻笑,其實心裡琢磨著——考試前他那頓當眾“押題”的操作,應是起到一定效果了吧?
他提前交卷給彆人造成壓力了吧?
他的油茶麵讓一部分人心浮氣躁了吧?
李蔚玨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卑鄙。
真正學明白的人是受不到乾擾的,會就是會,懂就是懂,不會因為彆人說了什麼就失憶;會就一定能答完,不會,耗到最後一刻該寫不出來還是寫不出來。
說心裡話,如果有可能,他還想統計一下自己幫忙淘汰掉多少不合格的學子呢!
胡澤胤請小廝和衙差進屋說話,白彙去準備茶水,黃酉幫忙牽馬和騾子準備去喂。
唉,家裡的人族都不靠譜,還是他們這些獸族多乾點兒正經事吧。
衙差自然樂意被款待。
通常情況下,如果主家願意請進屋,那就是還能賺些茶水點心填肚子。
有紅包拿,再吃些喝些,這就是為何人人都搶著報喜的原因。
黃縣丞家的小廝也沒急著走,因為他還有任務。
小廝說道:“玨公子,今兒是頭場放榜,我家老爺除了讓小的給您報喜訊,還有彆的事情要交代;
老爺說,您最近不要急著出門,待到末覆結束發完長案,您的縣案首憑證才能簽發;
還有,知縣大人還讓我們家老爺問問您,府試和院試您要不要參加?您的秀才捷報和秀才匾額要等到八月院試結束才能發放。”
縣試第一場考完後,還有四次“複活賽”,稱為頭覆、二覆、三覆和四覆。
四覆也叫“末覆”或“終覆”,結束後三四天發布合格者名單,這時的成績是從頭場到四覆的平均成績。
至於“長案”,是與頭場考試的榜單“團案”相對而言的。
就比說現在,在縣城考館外牆上張貼的榜單,合格者以五十人為一組,將考生的考號如鐘表文字般圓形排列,成績順序是從正上方按逆時針方向前進。
也就是說,李蔚玨是第一名,他的考號在12點鐘位置,第二名的考號則在接近11:58分左右的位置,以此類推。
書寫形式則向標注圓形的半徑一樣,每個考號字體從大到小,射向圓心位置。
而且第一名的考號還要高於其他考號,猶如一個楔子從正上方劈入圓形中心。
這是團案。
而長案是在方形大紙上每行寫五個名字,共有幾行乃至幾十行的姓名,因此稱為“長案”,或是“正案”、“總案”。
小廝說知縣想知道李蔚玨是否繼續參加府試和院試,還說秀才的相關憑證要在院試放榜後才能發放,其實是兩個信息。
一是知縣可能是希望李蔚玨繼續考下去,或許他想看看李蔚玨能不能搞出個“小三元”來。
二是不管李蔚玨考不考,他的秀才功名是肯定有的了,但憑證卻要滯後,要隨著院試結果一起放出。
李蔚玨都不考慮,也不與家人商量,直接就作答複:“不考不考!才不費那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