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兗知府的老娘到家之後,不及用飯,第一件事竟是先淨手焚香,敬於觀音菩薩像前:“感謝菩薩托夢於我兒,讓老身免於喪命;
今日得以安然無恙,實乃菩薩慈悲護佑之功;
老身心懷感激,特來叩拜觀音菩薩,今後定當虔心向善,廣結善緣,祈求菩薩繼續保佑我家宅安寧,子孫平安……”
前廳裡,知府大人剛剛安排完一應事宜回來,親自命人奉上好茶,招待李蔚玨。
想到昨夜之事,知府到現在後背上的冷汗都沒有消。
剛睡下便做了那樣的夢,還是與妻子同時做的夢,這種事情太過離奇,他縱使再牽掛老母親,也無法大張旗鼓下令讓人連夜上山。
隻能是自己私自帶幾個家丁趕去接回母親,哪知才出城門不久便遭遇雷鳴和冰雹,繼而暴雨。
一路上馬匹便受驚難以控製,待到上山時,持續的雷鳴電閃更是讓馬匹徹底癲狂,將馬車卡在山石之間。
“若非賢侄趕到,我那老母親不知還要挨餓受凍多久。”知府由衷說道。
雖然知府第一時間派人回來通知地方駐軍以及征調社會車輛,但沒想到率先趕到山上的,不是他的家丁,竟是李蔚玨。
李蔚玨一聽,這是又撿了個伯伯?
雖說他不樂意給人當大侄子吧,但這個伯伯比家裡那個縣丞官大,大的還不是一點半點,自己又在人家地盤上,要不……就捏鼻子認了?
“大人言重了,學生不過是仗著兄長們身強力壯,才能給帶上山去,不過,學生聽說大人以身犯險援救百姓,真是打心底敬佩。”李蔚玨說道。
不能蹬鼻子上臉,人家叫聲賢侄就答應,功利心太過明顯,不好。
高帽子人人愛戴,好聽話人人愛聽,李蔚玨一句話將知府的私事說成公事,而且樹立了知府大人勤政為民、救百姓於危難的高大形象。
知府對李蔚玨如此客氣,並不完全因為他及時施以援手,更大的原因在於,知府夫妻兩次被“托夢”後,李蔚玨都出現了。
第一次關於《三字經》版權問題的托夢,雖然事情還未完成、不能確定是否真正助他消災,但這第二次,這個半大孩子是實打實地幫了他。
最淺顯一條,知府的老母親在山上等待救援時便已然發熱,可見一夜的驚嚇及冷餓已經讓老太太身心俱損、難以承受。
若不是李蔚玨早早趕到,又借助他的車輛快速回返,老母親沒準兒會病成什麼樣。
風寒不是小事,驚嚇後又染風寒便更可怕,再加上這把年紀,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他這個知府也就該停職丁憂去了。
丁憂三年,就算能回到任上,老父親怕是也該到時候了,那就再丁憂三年,以知府如今的年歲,今後還有何前程可言?
這孩子不僅是救了老母親一命,可以說是也救了他的官途。
這是貴人呀!
知府夫人親自去給張羅飯食,知府大人熱情宴請李蔚玨,雖是不早不午的一頓飯,卻擺出晚宴的排場來,可見他心內後怕有多大。
一頓飯吃到過午,李蔚玨廁所都跑了三四次,還不見駱毅她們回來,心中真是急得不行。
小丫頭不是遇到什麼危險了吧?
就說那幾個大妖不靠譜!
正焦急間,知府小廝來報:“府外一白衣姑娘,自稱是李公子的姐姐,說要接李公子回家。”
哎喲,還是阿姐靠譜!李蔚玨可算是心神稍安。
白彙是自己來的,胡澤胤他們為了避開視線,一路在郊外狂奔,從小路趕回承高村,讓白彙進城去接回李蔚玨。
等李蔚玨到家時,駱毅已經和鮑魁、代曉初他們一起吃過午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