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符合小丫頭的一貫做法。
就算在路上,小丫頭買點吃食也會帶他們的份兒啊。
訟師們感受到自身待遇有所降低,責備的目光就投向鄧訟師了——一直以來他們可都被小丫頭照顧得很仔細的,比在家裡還舒適呢!
這還不算,小丫頭進院就交代村長媳婦:“嬸子,晚飯你就管他們四個人的就行,爺爺這邊我來做飯!”
訟師們麵麵相覷——人家要單獨開夥!
他們自己隻能是房東給做什麼就吃什麼,房東按住宿費的份額提供飯食,那還能有什麼好吃的?
鄧訟師在夏季感受到嚴冬的寒意,被另三個訟師瞪的!
他們還沒法挑理,因為人家本就沒有義務照顧他們。
晚飯時鮑魁一家坐在小院裡,桌上擺著鹽水煮毛豆、槐葉涼麵、綠豆糕、鹹鴨蛋、梅汁藕片、撒拌和菜等小菜、小點;
桌邊則架著幾個小陶爐,爐箅子上鋪著大片大片的豬肉、羊肉、魚肉,還有雞翅、雞胗、鴨掌……
駱毅那個氣死人不償命的小丫頭,見什麼都往爐箅子上放、韭菜、蔥段、大蒜,沒有她不放的!
滿院子都是滋溜滋溜的油脂滴入炭火的聲音,還有隨著煙氣四散的焦香味。
甭管多大院子,都關不住四溢的香氣,誰聞誰饞。
四位訟師就著各種肉香往嘴裡塞無油少鹽的燉白菜、炒白菜、拌白菜……
一頓飯而已,能飽肚就行,這不算多大的打擊。
真正的打擊在……
第二天不到中午,胡澤胤和黃酉就駕著馬車把四位訟師和李蔚玨拉回來了。
四位訟師垂頭喪氣,李蔚玨很平靜,胡澤胤和黃酉抿著嘴憋笑。
駱毅根本就沒跟著去看熱鬨,因為她不覺得這場官司有多大可供訟師們發揮的餘地。
雖說她不知道文家與寂靜寺也有牽連,但當初給知府夫妻“托夢”後,知府夫妻可是親自招待他們吃飯的,那熱情和小心的勁兒,不可能不助他們打贏官司。
鮑魁問道:“這麼快就回來了?還順利嗎?”
李蔚玨:“嗯,爺爺,很順利,官司打贏了。”
鮑魁:“贏了?打官司這麼簡單?你們一去一回也得兩個時辰吧?那你們到底上堂了沒有?”
兩個時辰就是四個小時,一上午呢,可這些人午飯前就回來了,難不成跑府衙點個卯就走嗎?
“讓他們跟您說,爺爺,我憋得慌,先去茅廁了!”李蔚玨壞心思地留句話就跑。
他才不是真要去茅廁,而是去找駱毅,拉著她躲到鮑魁牆根下偷聽:“來,讓你解解氣。”
就聽萬訟師回答鮑魁的話:“鮑先生,文家就隻派了個管事應訴,那管事上來就說,這是一樁誤會;
說文家的《啟蒙三字經》是對《三字經》的致敬;
也是因為好書難求,他們得不到原版書籍,隻能對搜集來的文字加以推敲,儘量還原,因而才會有偏差;
還說他們文家秉承‘彙千載智慧,集天下大成’的宗旨,力求把有用好書推至每一位讀書人眼前;
說文家雖因此獲利,但並非獨享,而是一直留著,等待得見《三字經》的著書人,好親手交於他……
我們都沒插上話,白去了一趟!”
這邊萬訟師進行彙報,那邊錢訟師直搖頭,對黃酉說道:“怪不得你家小妹說,萬事俱備、何須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