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縣丞剛才還在心裡誇李蔚玨讀書人不忘本,家境不錯卻粗衣簡食、關心農事,說話有理有據,耕讀之人本色。
突然就見李蔚玨像個村婦般與人對吵,這反差……不大好理解啊。
就聽李蔚玨話鋒一轉,對黃縣丞說道:“黃伯伯,用山藥豆種山藥,怎麼也得三年。”
正拔起腿準備往地裡衝好去撿山藥豆的村民們齊齊崴了腳——三年?三年地裡無產出,人怕是早餓成人乾了吧?
黃縣丞:“要三年?”
李蔚玨掰手指頭給算:“第一年,山藥豆種下,長出的是‘山藥嘴兒’,那東西不能吃,吃了就上吐下瀉;
我們全家和佃戶的孩子都中毒了,為此,全村人罵我家種毒物、遭天譴呢。”
崴了腳的村民又集體崴了嘴。
不提這事兒他們都忘了,山藥豆第一年確實長不出好東西,那時候儘管中毒一事與他們無關,他們也確實沒少罵鮑家,。
李蔚玨掰下第二根手指:“第二年,把‘山藥嘴兒’種下,基本上一個‘山藥嘴兒’最多長出兩根山藥,也沒多少。”
再掰下第三根手指:“今兒是第三年,早春時把精心存儲的山藥切成段,種下的是山藥段,這才有了如今的收成;
黃伯伯您看,是不是不容易?
連續三年,土地的肥力全靠我們這些人一挑一擔的辛苦勞作,才堪堪有了現在的成果,而土地,已經與沙子無異了。”
村民們聽明白了,山藥豆可以白撿,可那玩意兒得種三年才能有收成;想當年種當年收,就得種山藥段。
全體村民冷靜了——經過他們聰明大腦的分析,再經過他們集體“咬”前村長的耳朵,前村長站出來問道:“那山藥段咋賣?”
有腦子機靈的馬上補充:“你可彆按藥材價賣我們!再說你家這還不算是藥材呢。”
一句話引起眾人的頭腦風暴,立時有老太太插言:“那也不能按糧價賣,不然,算粗糧還是細糧啊?”
“要我看,按青菜價賣吧?”
“那按哪種青菜價?”
“按哪種也不對,你們想想,啥青菜一畝地能出兩千七百斤?”
“對啊,那山藥不能比青菜價高。”
……
“白給你們好不好?”白彙這時過來給添湯加菜,上來就是冷冷一句。
村民們閉嘴了。
當誰都比他們傻嗎?要是不值錢,他們這不等鮑家開價、先唧唧歪歪打壓價格是乾啥呢?
“可以白給。”李蔚玨接過話頭,用安撫的眼神看看白彙,白彙一挑眉——愛咋咋地,看在你還知道維護小妹的份上,給你個麵子。
“這孩子就是懂事!”村民們開始讚美李蔚玨。
“要不人家能考上秀才呢!”
“可不是!還是縣案首呢!”
“嗯嗯,真是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