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前浪,後浪(2 / 2)

沒有太多創意和概念,沒有複雜的構圖,它勝在氛圍。

素顏的女作家坐在書桌旁的窗台前。

她臉上的雀斑很多,也很明顯。

窗外不是花園,不是星空,隻是條平常的,有幾顆小石子的水泥路。

不過有一個小孩正從窗前跑過,他回過頭,盯著鏡頭,咧開嘴笑了,還沒長齊的牙齒特彆明顯。

女作家似乎在看小孩兒,似乎在看天,似乎什麼都沒看。

封麵一分為二,左邊是黑白色調的書桌旁的女作家,右邊是亮色濾鏡下的窗外。

這裡的構圖很簡單,卻非常精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抓住了看客的目光。而最為難得的,還是女作家那種與生俱來的脆弱感。

這是一張你看久了會感到孤寂和壓抑的照片。

“你們可能不知道,”主編給四個女生科普這張封麵背後的故事:“這張照片是抓拍的,本來我們去采訪這位作家,進去的時候剛好撞見這一幕了。而窗外的小孩兒之所以停下來,估計是看到了我們。然後就有了這張圖。”

汪星蕊拍到最晚,她卸掉了妝,最後也沒找到脆弱感。

不過主編卻說道:“就這樣吧,雖然沒有脆弱感,我卻在你身上看到了一種迷惘。可能你是在困惑,為什麼我會憂鬱呢?我覺得挺好,本身就是不同的解讀。”

不過汪星蕊等了一天,也沒等來女作家的回應。

對方是開了微博的,隻不過上一條微博是半年前了。

“應該是覺得我拍得不好吧。”汪星蕊有幾分失望。

“沒有的,”林萱兒隻得胡亂安慰她:“可能是她沒上網?你知道的,作家總是和我們普通人不太一樣,說不定她在閉關寫東西呢!”

周弋陽自然沒去在意“脆弱”的汪星蕊。

這次的封麵帶來的討論度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而且采訪內容還宣傳了新專輯,他簡直賺翻了。

第二天,汪星蕊和林萱兒分彆去了唐玥和蘇音的劇組探班了。

距離總決賽播出還有一周,而四位導演的拍攝都到了尾聲。

也是演員們最疲倦,最容易崩潰的時候。

二人剛到小區門口,物業就興衝衝地跑了過來。

“你好?”林萱兒揮了揮手,心想難道是陽哥忘交物業費了。

“汪小姐,這是您的信件。”

“信?我的?”汪星蕊過於驚訝,主要是書信這種形式,遠離她的生活已經很久了。

信封上的確是寫了她的名字,上麵有一股淡淡的青筍的香氣。

拆開信封,撲麵而來的是墨水的氣味。

讓汪星蕊立刻拉回了她的學生年代,小山村裡沒有電腦,她曾經還給一本少兒雜誌的編輯謝國忠呢,信誓旦旦要做對方的筆友。可惜並沒有收到回信。

見字如麵。

希望我的來信不會叨擾您,讓您困惑。

我是個跟不上時代的人了,微博用得並不順暢。而且一些話,用書信更好表達。所以請原諒我的冒昧。

這是那位女作家寫給她的。

信裡一字一句表達了她對汪星蕊的看法和欣賞。

“我是不是哭了。”汪星蕊慌亂地遮住了臉:“不知道為什麼,我仿佛從她的文字裡,看到了一個溫柔的前輩。她還說,她和我一樣是從農村長大的,她聽過我們的歌!”

“看吧,”林萱兒輕輕地擦拭著汪星蕊眼角的淚水:“我說了你拍得很好。”

“那,那我是不是應該回信啊?”汪星蕊苦惱地撓頭:“我感覺沒上學之後,我就沒用過鋼筆寫字了。”

看著女作家那娟秀的鋼筆字,汪星蕊臉都紅了。

不過汪星蕊和那位女作家都不知道,其實她們很早前就有過聯係了。

女作家曾經就是汪星蕊投稿的雜誌編輯。

隻不過這封回信間隔了十年之久。

“你發現沒有,”林萱兒和汪星蕊坐在車上,心情都很複雜:“除了鄭虹之外,另外三位前輩的態度都很好。他們似乎並不介意自己的老去,當然了我也不認為他們老了。”

“嗯,”汪星蕊用力地點頭,她把那封信折疊好,放在了包裡。“他們似乎很願意見到我們這些新人出頭。所以我特彆感動,一開始我以為前浪對後浪會打壓,會緊張,卻沒想到是接納,是認同。”

“是啊,”林萱兒抬頭看著車窗:“其實前浪和後浪,它們最終都彙聚在了一起,和大海一起流向了遠方。希望等我們老了那天,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從容地迎接後浪。”

當天夜裡,周弋陽從汪星蕊和林萱兒那裡得知了女作家的事兒,以及二人那宛如名著讀後感一般的感悟。

不知為何,周弋陽忽然想起了前世他聽過的一首歌。

裡麵有一句歌詞,他覺得特彆適合作為這整件事的注腳。

於是周弋陽翻箱倒櫃找到了一支筆,然後一筆一勾勒,認真地寫下了那一句歌詞。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雖然有點矯情,不過周弋陽覺得這句歌詞說對了一點:還年輕的他,如果不在這個世界多留下點東西,豈不太可惜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