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是周弋陽請的,讓他們保證張伊玲的人身安全。同時還兼顧了給她解答問題的責任,畢竟張伊玲回國不算久,對於國內她也有不少不了解的地方。
對麵的保鏢點了點頭:“老板,的確是你選的地方。”
張伊玲已經不會去糾正他們關於自己是老板的稱呼,這一路上來她都被叫得習慣了。
“可是我記得,我一開始選的時候,介紹說這個地方曾經還挺繁華的。如果倒退二十年的話,這裡甚至是省會之外,前幾的大城市。”張伊玲這時候走到路邊的公交站台看了一眼,在不算大的地圖上她的確看到了一應俱全的生活設施。
“以前是挺繁華的,”保鏢中一個長得很瘦的人站了出來:“我小時候來過這裡,那會兒大街上人也是挺多的。不過這個地方以前能發展起來,那是因為這裡是個資源發展型的城市。可現在這地方的資源開發得已經差不多了,所以經濟一下子就下去了。”
“這樣啊!”張伊玲看著大街上幾乎沒有多少的年輕人,心裡還是難免有些唏噓的。
一個如果連年輕人都不願意住的城市,肯定談不上有什麼潛力。
不過這樣的城市,
倒是很符合她劇本裡的設定。畢竟觀眾看到這座城市的麵貌之後,不用她去描述,就已經有很多人感受到了壓抑的情緒。
也會有人通過這些鏡頭語言,自動腦補出相應的情緒來。
想到這裡,張伊玲不禁笑了起來。“那我們去商業街看看,那裡的人應該挺多的吧!”
張伊玲說著就朝商業街走了過去,不過等到她走近那裡之後,才發現商業街隻剩下了一個所謂的招牌。
整個街上還開著的店並不多,除了幾家麵館,就是服裝店和母嬰用品店了。
最重要的是,這些店鋪裡麵的商品,張伊玲看了一眼,都是明顯落後於時代的。
“你說,如果你出生在這裡,你會想要離開這裡嗎?”張伊玲走在街上,她拿起攝像機記錄著這一切。
有幾位老人坐在門口,當他們看到張伊玲的所作所為之後,還十分配合地朝著她揮了揮手,似乎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人。
“我應該會想離開這裡吧?”同行的一個保鏢說道:“不過我老家是在村裡,比這裡還要落後一些。我讀書那會兒就一直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然後逃出這裡。”
張伊玲聽到這裡笑了起來,“可還是有人不願意離開這裡,對嗎?”
她走到了一個看起來就十分和善的老人麵前,低聲問道:“老人家你好,我能問你幾個問題嗎?”
“你們,是電視台的嗎?”這位穿著藍衣服的老人很是好奇地問道,看起來他十分想知道這一點。
張伊玲想了想,自己如果給他解釋自己的職業,恐怕會十分麻煩,便順勢點了點頭:“對,我們是電視台的,就想隨便問您幾個問題,不知道可以嗎?”
老人笑了起來,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那沒問題,已經好久沒有人來采訪過我們了。我記得十幾年前呢,咱們這兒還經常有人來,順勢要借鑒我們的發展經驗。”
張伊玲禮貌地微笑著,接著問道:“老人家,你是從小就在這裡長大的嗎?”
“不是,”老人家搖了搖頭:“我以前吧,也不是住這裡的。是我三十歲之後,才搬到這裡來的。”
“那你的孩子呢,他們現在也住在這裡嗎?”張伊玲繼續追問。
老人家笑了笑:“他們啊,他們都去大城市啦!他們的確也想讓我跟著去,不過我沒答應。我習慣了住在這裡。”
“可這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張伊玲認真地說道。
老人家過了一會兒才說道:“沒辦法,年輕人在這找不到什麼好的工作,肯定不願意過來。不過我們都已經習慣了,可能等我們這批人都走了之後,這兒就會被劃成其他市的一個區了吧。”
“隻是因為習慣麼?”張伊玲愣了幾秒,卻又覺得很正常。因為習慣的確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就像她外公,她母親一樣,他們都是因為習慣而不會輕易改變的人。
采訪完問題之後,張伊玲走進了一家亮著燈的服裝店裡。
看著這些已經過時的服裝,張伊玲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誰知道這裡的衣服會不會哪一天又重新流行了起來呢,畢竟時尚是個圈。
當張伊玲在服裝店裡買了好幾套衣服之後,同行的保鏢們也忍不住說道:
“老板,這些衣服跟你的風格也不太搭啊,你怎麼會買它們的。”
張伊玲頓時笑了起來:“不搭麼?是有一點,不過我覺得用在戲裡不錯。我本來是打算去專門網購某個年代的服飾,可我覺得這裡的衣服更真實。你們能想象蘇音穿著這些衣服走在街上嗎?”
幾人看了一眼那些衣服,搖了搖頭,不過心裡卻是挺
期待的。
“我挺喜歡這裡的,”張伊玲走到街上後才說道:“人不是很多,有些冷清,可給人的感覺也沒有在大城市那麼大的壓力。不過越是這樣的地方,也會有很多大城市沒有的煩惱。”
張伊玲張開雙臂走在大街中央,腦子裡已經想到了蘇音在這裡拍攝的無數個畫麵了。
等到她回到酒店,已經是晚上了。
張伊玲一個人在床上滾來滾去,最後還是下意識地打開了微博。
於是她跟唐玥一樣,看到了熱搜上周弋陽的名字。
“他怎麼上熱搜了?”
點開一看,張伊玲的表情出現了幾次的變化:“都什麼情況啊,整得網絡電影好像是多麼上不了台麵的東西一樣!”
張伊玲本來想去微博聲援的,可想了想還是先給周弋陽打了個電話過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