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那我也是無能為力(2 / 2)

荀夫子皺起眉頭,他已經意識到,自己麵對要類似的歪理襲擊了。

果然,嬴政一臉嚴肅道:‘把三個人打一頓,一定會有人願意拜我為師。’

不同意?

那就打到他們同意。

在場幾人頓時忍俊不禁。

這可是一國之君啊。

說起來陳墨的理論居然毫無違和感。

陳墨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還挺意外的。

沒想到嬴政學的這麼快。

嬴政看到幾個女子笑的花枝亂顫,頓時有些尷尬起來。

“先生,莫非是寡人理解不對?”

陳墨擺擺手,麵帶笑容道:“對,很對。”

何止是對。

嬴政以後要做的事情,可不止是把三個人打一頓那麼簡單。

聽到陳墨的認可,嬴政這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原來這論語居然如此精妙,寡人回去之後,一定要再好好拜讀一番孔聖典籍。”

他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論語算是白讀了。

直到今天才豁然開朗,原來其中真正的意思是這樣的。

如果彆人這麼說,荀夫子肯定會反駁。

但是如今是秦王在說,他想要反駁,也反駁不出來啊。

陳墨看出來荀夫子的糾結,出言道:“夫子不必多想,隻需要知道大勢不可違,就可以為你儒家免去一難。”

儒家思想固然迂腐,但的確是各個朝代不可或缺的。

雖然不是救世道,但確實是不錯的治世方法。

簡而言之,就是這個思想不適合亂世。

隻能在和平的時候用來治理國家。

而且,還需要注意張弛有度。

比如說孟子說的主張仁政。

他就提出過民貴君輕的說法。

倡議給農民一定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這一思想就很適合和平時治理國家。

國以民為本,這也是曆朝曆代不應該忘記的原則。

而人民所求的有時候也很簡單。

有一塊地種,有飯吃,不要流離失所,可以活著就足夠了。

如果不是是在活不下去了,誰想要跟著彆人去造反啊。

打贏了也就是繼續吃飯種地,打輸了腦袋可就沒有了。

底層百姓隻是文化不高,但是人家又不是傻。

免儒家一難?

荀夫子總感覺陳墨這是話中有話。

可是他想了半天,也沒有看出來如今的儒家有什麼大難。

“先生可是知道些什麼?”

他知道陳墨不會無的放矢,這麼說一定是有用意的,甚至用詞都從小先生升級到了先生。

陳墨思索了一陣,隨後搖頭道:“夫子記住這句話就是,你要是信我,我自然有辦法讓你儒家興盛。”

“你要是不信,那我也是無能為力。”

有些話不能說。

至少現在還不能說。

就像是天機,可以知道,不能泄露。

能給荀夫子這樣的暗示,已經是仁至義儘了。

儒家文化還是有東西的,不然也不至於傳承數千年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