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為何不答應呢?(2 / 2)

“國師,羋啟有禮了。”

比起李斯來,昌平君就坦然多了。

國師的地位雖高,但他也不弱。

他不隻是楚國的王族,還是嬴政的小舅子。

今年年初,他姐姐為嬴政生下一子,名為扶蘇。

半個時辰後,昌平君由山莊出來,神色古怪之極。

李斯仍在門外等候著。

見到出來,忙迎上來道:“昌平君為何愁眉苦臉,難道國師沒有同意嗎?”

昌平君正滿腹心事,聞聲回神。

上上下下的打量著他。

“你可知我為何要見國師?”

李斯嗬嗬一笑道:“一個國家不能沒有一個領袖,現在天下大亂,最好早立一個相國,以儆效尤。”

“若有國師相助,這丞相之位,非你莫屬。”

他當然不會說昌平君是為了求陳墨而來。

所以,他很聰明。

既是對昌平君的尊重,亦是對國師的尊重。

昌平君再看李斯時,神色一變。

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色。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吏,竟然能夠進入國師府,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李斯說得很明白,昌平君當然不會再隱瞞下去。

點了點頭,道:“是的,這件事情我已經和國師說過了,不過國師他”

“他不肯?”

李斯回答道。

昌平君露出古怪的神色,搖搖頭道:“既不是拒絕,也不是同意。”

李斯這才知道,陳墨願意幫他,是多麼的難得。

同時心中也有一些疑惑。

為甚麼陳墨會同意幫助他,而非昌平君呢?

昌平君若能成為相國,對秦國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果國師與丞相站在一起,那麼秦國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到他們的地位。

這一點,陳墨不可能想不到。

李斯心中驚疑不定,不過他也不敢開口詢問陳墨。

他不敢,有人卻敢。

“這昌平君,夫君為何不答應呢?如果他能成為丞相,那夫君在朝中的行事也會方便許多。”

驚鯢也想不通,為何陳墨會願意幫助李斯這樣一個籍籍無名之輩。

卻放棄了輔佐丞相的機會。

陳墨聞言一笑,道:“非是我不同意昌平君出任丞相,隻是不願再設丞相一職。”

驚鯢聽後更加疑惑了。

“不設丞相?”

陳墨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呂不韋之所以能在朝中呼風喚雨,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權勢太大了。”

丞相之位,職責很簡單。

輔佐君上處理國事,才是最重要的!

包括但不限於處理軍政大事,和任命大臣。

一般的政務,都是由丞相定奪。

君王有什麼事,都要向丞相請教。

丞相有時甚至會發敕敕書,以示對君主之命的保留。

這對於君主的權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後世相權淩駕於王權之上,也是常有的事。

呂不韋就是這樣的人。

他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比嬴政、太後都要大。

廢除丞相製,既有利於鞏固皇權,又能防止權臣產生。

不過,有好處也有壞處。

壞處就是,身為君主,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很容易出現懈怠的情況。

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有另外一個位置,來為君主分憂解難。

這就是後來的內閣。

內閣的職能和丞相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最大的不同就是,宰相擁有決定國家大事的權力,而內閣隻有提出建議的權力。

他們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但必須要經過君王的同意才行。

至於君主能不能接受他們的建議,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