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簾聽政的趙姬,似乎對這場戰爭並不在意。
鳳眸微微閉上,閉上了眼睛,也不知道是不是睡著了。
嬴政輕輕頷首。
昌平君續道:“但在對付趙國前,卻須先想一想。”
“哦?”
“說說。”嬴政饒有興趣的問道。
昌平君向坐在最後麵的李斯使了個眼色。
這問題出自李斯之口。
昌平君亦覺此言有理。
按理說,這件事應該是他來做的。
不過,李斯可是國師一手培養出來的人物,他可不能喧賓奪主。
李斯得了昌平君指示,舉著玉板道:“啟稟皇後,大王以為應先攻韓,再攻趙國。”
這句擲地有聲的話一落下,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
嬴政看著李斯,麵無表情的說道。
任由眾人議論紛紛。
韓非在人群中,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臉色都變了。
他出生在韓國。
雖然韓王對他不好,但他也不希望韓國的百姓,受到戰爭的傷害。
趙姬在帷幔後終於睜開了雙眼。
目光隔著紗簾看了過去,想看看說話的人是誰。
趙國兵力雄厚,要對付趙國,實非易事。
真要開戰,他們應該傾儘全力,而不是去攻打韓國。
若是不能在短時間內拿下韓國,那麼秦國的軍力和財力就會大打折扣。
那趙國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嬴政卻是另有想法。
看著李斯,眼中滿是讚賞之色。
緩緩道:“你便是李斯嗎?”
陳墨曾經和他說過,這也是上一次,他讓對方去韓國的原因。
對於李斯的表現,他是非常滿意的。
這句話,和他昨天和陳墨說的一模一樣。
李斯頓時心中一動。
“是下官。”
嬴政頷首道:“說說看,為何攻趙,必先攻韓。”
李斯淡淡道:“其一,韓國位於秦國東方,秦國想要向東走,必須要經過那裡,他們守住函穀關,就像是一塊大石擋在了秦國的麵前。”
嬴政深以為然。
李斯說得很貼切。
“其二,韓國就在趙國附近,如果我們進攻趙國,那麼韓國就會知道什麼叫做唇齒相依,很有可能會聯合起來。”
“到時候,我秦國就會腹背受敵。”
“所以微臣建議,滅趙必先滅韓。”
群臣議論紛紛,對李斯的建議議論紛紛。
這一建議,從長遠戰略的角度看,十分切合實際,簡明扼要。
“太後娘娘,皇上,我覺得這樣不太好。”
然而,就在此時,另一道聲音,卻忽然響起。
所有人都循聲望去。
說話的是韓非。
所有人的臉色都很精彩。
韓非身為韓國人,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家鄉被秦國給滅了。
嬴政看了韓非一眼。
嬴政對韓非,還是很滿意的。
而且他所說的術法,也很適合秦國的情況。
“怎麼了?”
言下之意,朕認為李斯的話很有道理。
韓非從座位上走了下來。
“韓國不但連著趙國,還連著秦國。”
“三十多年來,秦韓從來沒有打過仗,早就把秦國當成自己人了。”
“在秦國之前,韓國就是秦國的一道屏障”
“在內部,它也可以供秦國使用,就像它的座位一樣。”
“秦國要滅趙國,隻需要經過韓國就可以了,而且韓國還可以給秦國送來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