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1日,沉寂了一個暑假的燕園再次熱鬨了起來,今天是燕大1978級本科生開學的日子,同樣也是林朝陽成為燕大圖書管理員的第一天。
開學前,他和陶玉書花了四天時間跑完了戶口和工作的手續。
這天一大早,林朝陽和陶玉書兩人吃了早飯出門。
林朝陽是去圖書館上班,而陶玉書則是去燕師大上學。
按照後世的劃分,燕大是在燕京的西北四環外,燕師大則更靠近城區,在西北三環內,兩者相距大約六公裡,腿兒著去路程太遠,坐公交車又不方便,所以陶玉書是騎著自行車去的。
她有一輛鳳凰牌的二六自行車,買這車陶父出了一半錢,妹妹陶玉墨十分眼饞這輛車。
早起旭日初升,燕大校園內還彌漫著幾分薄薄的霧氣,這座由前清“九大園林”組成的校園,在夏日的清晨搖曳著勃勃的生機。
陶玉書要去燕師大,順路捎了林朝陽一段,他在文史樓和圖書館中間的五四路下車。
抬眼朝西望去,便能看到恢宏大氣的燕大圖書館新館。
燕大圖書館最早始於1902年建成的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到1912年藏書樓改稱燕京大學圖書館,至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曆史。
林朝陽所見的這座新館是1975年剛剛落成的,位於燕大的中心地帶,建築麵積24813平米,若是從上空俯瞰,圖書館呈現著一個大大的“出”字形。
它是現今國內建築麵積最大,館舍條件最好的圖書館,也是燕大在七十年代興建的唯一一座大型教學用房。
才剛剛早上六點出頭,圖書館正門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
林朝陽走的是南門,腳步輕快的進了門,黑色的地磚莊嚴大氣,入眼便是向上貫通到屋頂的一處挑空,頂部由鋼製穹頂與鋼化玻璃組成,清晨之際,光線自穹頂灑下,館內豁然開朗,燕大人稱之為陽光大廳。
再往北走,就是燕大圖書館閉架借書處的前台,也是今後林朝陽的工作崗位。
“胡老師,不好意思,我來晚了!”
林朝陽臉上掛著明朗的笑容,跟正在擦桌子的中年女人打了個招呼。
“小林來了!沒來晚,是我來早了。”胡文瓊和氣的說道。
昨天林朝陽辦完工作手續,被副館長郭嵩年安排到了閉架借書處。
所謂閉架,自然是相對於開架而言的。
後世人們已經習慣了在書店和圖書館自由的瀏覽、選取圖書,可在這個時候,國內的書店和圖書館采取的都是閉架方式。
讀者在書店買書得站在櫃子外,向售貨員報書名;在圖書館借書得先找到自己要借的書的索書卡,交給圖書管理員登記、取書,林朝陽在燕大圖書館負責的便是這事。
燕大圖書館新館的書庫內一、二、六層都被用來存放閉架的圖書,位於一樓的閉架借書處負責登記借出和收回圖書,每天都有兩位圖書管理員在此常駐。
除此之外,閉架借書處還有三位管理員,分彆駐守在一、二、六層,負責按照送來的索書卡取書和上書。
書庫和前台的崗位每周輪換一次,這周負責的是胡文瓊和林朝陽。
在書庫裡取書上書不僅是個體力活,也需要對書庫的庫存了如指掌。
林朝陽剛來圖書館,乾不來這種活,隻能先在前台,由其他管理員帶著他,所以胡文瓊她們這些老圖書管理員也算是林朝陽的師父。
“我看門口學生們已經在排隊了!”林朝陽的語氣裡帶著幾分驚歎。
他穿越前上大學那陣兒也喜歡泡圖書館,不過那時候大學的圖書館條件可比現在好多了,空調、wifi、咖啡……
把自己收拾的人模狗樣,桌上放著一杯美式,手裡捧著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或者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隔著二裡地都能嗅到他身上的文青味道。
林朝陽腦海中閃過畫麵,一下子又覺得很久遠,好像上輩子的事。隨後他曬然一笑,可不是上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