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治和林朝陽聊天的時候,又有幾個人陸續提著禮物到來,都是李拓約的。
看到陳健功帶著劉誌達來家裡,林朝陽不稀奇,李拓和陳健功本來也認識,可看到汪曾祺和林津嵐也來了,他很是意外。
林朝陽起身跟汪曾琪、林津嵐兩人握了個手,熱情的寒暄起來。
“上次跟燕如他們來吃了飯,一直就對你的手藝念念不忘啊!”汪曾琪笑嗬嗬的說道。
熟悉汪曾琪的人都知道他對美食一道鑽研頗深,能得到他這麼高的評價,足以說明林朝陽的手藝。
林津嵐則笑著說道:“前段時間跟曾琪聊天聽他說起你的手藝,我也跟著過來蹭頓飯。”
“歡迎歡迎!”
今天家裡來了七位賓客,客廳裡一下子擁擠了起來,眾人談天說地,氣氛熱鬨喜慶。
十點多的時候,林朝陽去廚房準備飯菜,汪曾琪自告奮勇來幫忙。
“正好今天你來了,瞧瞧我這道鎮江肴蹄做的怎麼樣?”
林朝陽將上午就已經切好的豬蹄拿出來給汪曾琪瞧了一眼,這是上次汪曾琪和周燕如、章德寧林朝陽家吃飯教他的一道菜。
“瘦肉殷紅,肥肉白如羊脂。”汪曾琪先是看了看豬蹄肉質的顏色,點了點頭,“色澤沒問題。”
林朝陽給他夾了一小塊,入口之後,汪曾琪細細品味,麵帶笑容,“不錯不錯,肉質緊實彈牙,嚼勁十足,入口不膩,要是配上陳醋和薑絲就更好了。”
“吃什麼呢?”
兩人正說話的時候,李拓湊了過來,見盤中的豬蹄賣相絕佳,色澤誘人,他忍不住上手叨了一塊。
“菜還沒上桌呢,你講究點行不行?”
其他人看到李拓的舉動,也紛紛效仿,一盤豬蹄還沒等上桌,就被眾人哄搶一空。
林朝陽端著空盤子哭笑不得,“你們這是餓死鬼投胎啊!”
陳健功啃著豬蹄,滿嘴是油,“這才說明你的廚藝得到了我們的認可,尋味齋主人這個名號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這麼說伱上我們家蹭飯我還得謝謝你認可我的手藝?”林朝陽揶揄道。
“怎麼能叫蹭飯呢?我們好歹也是客人,帶著禮物來的。”
陳健功來時帶了兩包花生,是所有人裡東西最寒酸的,他的話引來林朝陽鄙夷的眼神。
玩笑歸玩笑,聚會的氣氛其實很好。
大家都是搞寫作的,見麵聊的話題也是以文學和寫作為主,還沒等吃飯呢,李拓和陳健功就先倒上了兩杯啤酒。
林朝陽家沒有啤酒,這酒是劉誌達帶來的。
八十年代初,後世人們常見的瓶裝啤酒隻有在涉外酒店和一些大一點的國營飯店才能看見。
劉誌達帶來的是散裝啤酒,五毛六一升。
這個時候很多飯店和小吃店都有那種玻璃製成的啤酒杯,一大杯就是一升,去年開始又出現了塑料製成的特大號啤酒杯,一杯兩升。
劉誌達的啤酒是用暖壺打的,一壺將近兩升。
看著不少,實際上還不到瓶裝啤酒四瓶的份量。李拓和陳健功兩人一人倒了一大杯,就剩下一半了,兩人美滋滋的喝了一口。
林朝陽這時端來一盤涼拌豬耳朵,“就沒見過你們這麼急的嘴,不知道的以為酒鬼托生的呢。”
李拓夾了一口豬耳朵,鹹辣微香,口感脆爽。
“好幾個月沒吃你做的飯了,就想這一口兒呢。”
“沒錯。朝陽這手藝啊,不去開個飯店可惜了。”
眾人說說笑笑的時候,菜肴陸續上桌,八道菜將餐桌擺的滿滿當當的,四葷四素、四涼四熱,看上去色香味俱全。
陳健功主動起身給大家倒酒,他先拿著劉誌達的暖壺,剛走到汪曾琪身邊,汪曾祺卻按住了杯口。
“我可不喝馬尿!”
從散裝啤酒出來那陣兒,許多愛喝酒的燕京人就一直管這玩意兒叫馬尿,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才逐漸被年輕人接受。
但對於喝慣了白酒的汪曾琪來說,這玩意兒依舊是馬尿。
“那你喝這個,李拓帶來的。”陳健功給他倒了杯白酒。
酒菜齊備,眾人先舉杯敬了林朝陽一杯,感謝他的辛苦。
吃著飯,大家嘴上的話題一直不斷,陳健功聊起了他前段時間看《梵高之死》的感受。
這部發表至今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時間,刊發《梵高之死》的《當代》1981年第一期銷量達到了115萬份。
不僅將自身的最高銷量提高了一倍多,也讓《當代》這份刊物的影響力得到了質的飛躍。
要知道在《梵高之死》發表之前,《當代》發展的勢頭雖然還算不錯,但根本無法與《收獲》《人民文學》這樣的頂級文學雜誌相比,他們甚至連《燕京文學》都比不了。
可隨著《梵高之死》的發表,一期雜誌爆賣上百萬份,讓《當代》成了1981年開年最炙手可熱的文學雜誌。
這一期是長篇專號,雜誌的銷量全都是靠《梵高之死》撐著的,所有讀者都是衝著這部才買的《當代》。
兩個月時間裡,《梵高之死》的影響力持續發酵,成千上萬封讀者來信湧入《當代》編輯部,好評如潮。
這段時間以來,文學界諸多作家、評論家也都在各種雜誌上發表了對於這部的看法,在專業領域《梵高之死》同樣取得了極高的口碑。
“……我覺得朝陽對於意識流的創作技法已經倒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實《梵高之死》的意識流風格明顯是沒有《賴子的夏天》突出的,但這種變化並不讓人覺得突兀,反倒是感覺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