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書正看的是新出刊的《滬上文學》,也就是之前的《滬上文藝》,林朝陽的《秋菊打官司》就是發表在這份雜誌上的。
她把雜誌指給林朝陽看是因為雜誌上麵的一篇文章,標題叫《論的狹隘民族主義》。
《棋聖》月初才發表在《燕京文學》上,才半個多月的功夫《滬上文學》便發表了關於的評論文章,這個效率不可謂不高。
隻是這篇評論文章的內容卻讓人一言難儘,光是看標題也知道說的不是好話。
“……過分強調與日本侵略者對抗的個人英雄主義情節掩蓋了當時複雜的曆史背景和社會矛盾,也簡化了對戰爭根源與影響的深入探討。
其中設定的矛盾衝突多次著筆於民族獨立與國家榮辱,這在特定曆史情境下有其正當性,但某些表述明顯過於情緒化,有意激發讀者內心中的狹隘民族情緒,使得讀者陷入缺乏判斷的偏執角度。
……
在中日友好的大背景下,《棋聖》的內容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曆史的多維度和複雜性也並非是一部就能夠概括的。我們應該審視不同群體的經曆與貢獻,單一民族主義視角可能並不利於全麵客觀的曆史認知。
放下狹隘民族主義傾向的批判,有助於我們欣賞作品的同時,保持對於曆史的理性思考和對其他民族的尊重,促進更加開放和包容的社會氛圍。”
《論的狹隘民族主義》一文並不長,全文也就兩千字左右,筆者全程以高高在上的理中客角度將批了個體無完膚。
而且筆者的水平還不錯,屁股雖然是歪的,但也不能說完全是在放屁,也是抓住了《棋聖》情節上的一些弱點在做文章。
陶玉書看完文章氣得不行,可林朝陽卻表現的雲淡風輕,她忍不住問道:“你就不生氣?”
“生氣啊,可生氣也沒用。這人寫這篇文章,一看就是用心不純。看似置身事外,公正理性,實則是在偷換概念,玩弄文字遊戲。”
“那就讓他這麼汙蔑《棋聖》?”陶玉書不甘心的問。
“寫的時候我就已經預料到了會有這種情況。我們又沒辦法管住他們的手和筆,不要想太多了,隻要能夠有更多的人看到,有更多的人共情,這群人的歪理邪說自然就會不攻自破。”
聽著林朝陽的話,陶玉書默默的點了點頭。
可她心裡還是有些氣悶,便拉著章德寧一批批判起了這篇文章。
《棋聖》是在《燕京文學》發表的,如今《滬上文學》發表了這麼一篇針對這部的負麵評論,章德寧也有些氣不過。
“這人什麼玩意兒啊!還狹隘的民族主義?可真會偷換概念,他怎麼不說這是愛國主義呢?”
“還有這句話,什麼叫‘單一民族主義視角可能並不利於全麵客觀的曆史認知’?
合著我們受侵略的中國人民還不能發表自己對於戰爭的看法了?得順著日本人的角度去說才對?”
兩人越說越氣,連帶著也讓其他幾位作家關注到了這篇評論。
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對過去堅持的路線和思想的全麵否定,文化界的反思潮流洶湧澎湃。
許多人自認為睜眼看世界,崇洋媚外還不算,同時還要將自己的東西貶低到塵埃裡,奇談怪論層出不窮。
在文學界這種思潮的擁躉也大有人在,如果讓這次參加筆會的人來說,他們也對國家和政策有很多不滿的地方。
但對《論的狹隘民族主義》這篇文章,眾人的觀感很一致,文章的曆史和文化傾向性都有些不對勁。
可誰也沒辦法說人家就是故意的,你要是以這個角度去批判它,人家反而還會倒打一耙說,我這都是就事論事,你是上綱上線。
“可惡!”章德寧看著雜誌,眉毛都擰到一塊去了,“不能讓他們這麼猖狂,我得約兩篇評論跟它打擂台。”
陶玉書立刻回應:“我來寫。”
章德寧點了點頭,又看向李拓,“你不寫,寫篇評論總行吧?”
李拓現在寫評論可比寫順手多了,他一拍胸脯,“沒問題,這個我熟。”
章德寧又看向其他人,“大家有想法的都幫著寫一寫,咱們這回跟《滬上文學》來個論戰,我就不信打不下去他們的囂張氣焰!”
眾人紛紛響應,寫篇評論對他們來說並不難。
剛才都看了文章,態度確實讓人很不舒服。這些天與林朝陽相處的也很好,這篇文章林朝陽肯定是不方便自己出來寫文回應的,倒不如由大家來打個擂台。
文壇論戰嘛,有時候比的就是人多。
見章德寧三言兩語鼓動起大家同仇敵愾的情緒,陶玉書心中的氣消了不少,回來對林朝陽說道:“以前真沒看出來,德寧這人還挺護短的。”
聊了幾句,陶玉書鋪開稿紙,開始奮筆疾書,她要好好批判批判《滬上文學》的那篇文章。
火車一路北上,回到家中後兩人休息了一晚,早起林朝陽往圖書館去上班,陶玉書還在家裡繼續寫她那篇文章。
又過了一日,她揣著寫好的文章往《燕京文學》去,她要爭取把這篇文章發在下一期雜誌上。
她一來編輯部,便看到章德寧與同事們說說笑笑,看起來心情很好的樣子。
“什麼事這麼高興啊?”陶玉書問。
章德寧賣起了關子,“你猜!”
“不說拉倒。”
“你們夫妻倆真沒勁,總是這樣。”章德寧吐槽了一句,然後才喜滋滋的說道:“伱猜我們這一期雜誌賣了多少?”
章德寧如此表情,銷量自然不會低,現在雜誌才上市半個多月,陶玉書想了想,說出一個數字:“50萬份?”
章德寧搖了搖頭,“再多說點。”
“60萬份?”
章德寧又搖了搖頭,“大膽一點。”
“總不能200萬份吧?”
章德寧埋怨道:“讓你好好猜,你彆漫天喊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