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是傳說中蚩尤為黃帝所敗,蚩尤的子孫撤退到山中的故事。
苗族遷徙史歌《爬山涉水》,也隱約反映了這段西遷的悲壯曆史。
這麼多的例子放在眼前,讓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幾十年來,我們對於‘農村’的定義是不是太過狹隘了?
或者我換個說法,我們的文學作品對於‘農村’的講述是不是太過片麵了?
我再進一步說,我們刻意將‘農村’這個概念從我們的文化中獨立出來,更多的是為政治服務,但卻忽略了我們民族文化的根。”
林朝陽講話的語氣不少有慷慨激昂的時候,他總是娓娓道來,不疾不徐,今天的發言他依舊是如此。
可在場眾人聽著聽著,臉上的神情卻越來越嚴肅,有些人連坐姿都忍不住正式了起來。
因為大家都發現,林朝陽似乎在提出一個很大膽的概念――“民族文化的根”。
要知道在近幾十年裡,國內的文化界、文學界對於“民族文化”這個詞是極其敏感的,因為這個概念與上麵強調的意識形態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眾人咀嚼著林朝陽提出的這個概念,麵露沉思。
那些原本對於之前的發言興致寥寥的外省作家們這會兒臉上也露出了興奮之色,很顯然林朝陽的發言刺激到了他們內心的興趣。
林朝陽沒有去看在場眾人的反應,而是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我個人認為,文化是根植於民族主體之中的,而文學則是文化的具體反映。
輕易的隔斷傳統,失落氣脈,那麼我們的文學必然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很難有新的生機和生氣。
五四以來,我們的文學界習慣了朝西看,如饑似渴,勇破禁區,大量引進、模仿、借鑒外國文學作品的創作思路、技法。
我不能說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我本人也受到過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滋潤。
但我們應該明白,外國的文學所反應的是外國的文化、外國的曆史,冒然僵硬的套用在中國身上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我們的作家應該將目光投注到我們腳下的國土上,不僅僅是關注政治,關注現在,也要回顧我們民族的昨天,展望我們國家的未來。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的這種想法是出於戀舊情緒、地方觀念或者是對某些落後文化的複辟,但我想說的是:
對於民族文化以及曆史的重新認識和民族審美意識的覺醒,關乎到我們中華民族今後走向偉大複興的腳步是否堅定。
如果我們一味的去用政治的角度去看待文學創作,又或者是一味的追求其他民族的表現形式,那麼這兩種行為對於我們民族文化的迭代發展、向上追求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丹納在《藝術哲學》中認為:人的特征是有很多層次的,浮在表麵上的是持續三四年的一些生活習慣與思想感情,不消幾年就全部換新。
下麵一層略為堅固些的特征,可以持續二十年、三十年或四十年,要等那一代過去以後,這些思想感情才會消失。
往下第三層的特征,可以存在於一個完全的曆史時期,雖經劇烈的摩擦與破壞還是巍然不動,比如說古典時代的法國人的習俗,這個特征附帶或引申出一大堆主義和思想感情。
但這無論如何頑固,也仍然是要消滅的。
比這些觀念和習俗更難被時間鏟除的,是民族的某些本能和才具,如他們身上的某些哲學與社會傾向,某些對道德的看法,對自然的了解,表達思想的某種方式。
要改變這個層次的特征,有時得靠異族的侵入,徹底的征服,種族的雜交,至少也得改變地理環境,遷移他鄉,受新的水土慢慢的感染,總之要使精神氣質與肉體結構一齊改變才行。
丹納是個‘地理環境決定論’者,他對於文化的某些見解不需要被我們完全讚成,但他至少從某一側麵幫助我們領悟到了所謂文化的層次。
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珍視我們民族的文化,將所有的東西都一股腦的視為糟粕,封禁焚燒,大家想沒想過長此以往的後果會是什麼?
――民族文化的毀滅、民族自信心的低落。”
林朝陽說到這裡,聲音低沉,痛心疾首。
他的聲音一直不高,可眾人卻聽的越發沉重。
大家都學過曆史,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經曆了百年屈辱史,直到現在,國內的民族自信心依舊在低位徘徊。
這其中的原因細究起來有很大的複雜原因,但或主動、或被動的民族文化的毀滅確實是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林朝陽的道理講的非常透徹,在場眾多人不禁頷首認可。
“一個民族自己的過去,是很容易被忘記的,也是不那麼容易被忘記的。
理論上來說,這世界上隻要還有一個中國人,我們中華文化就不會滅絕。
可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拋棄了我們的文化,那麼,我們這個民族還有過去嗎?
一個沒有過去的民族,還會有未來嗎?”
林朝陽的一聲聲發問直擊在場眾人的心靈,振聾發聵。
最後,他用堅實而鏗鏘的聲音說道:
“我們的文學應該有‘根’,文學之‘根’應該深植於民族文化的土壤裡,根不深,則枝葉難茂;根若深,則生機勃發。
也隻有如此,我們的民族文化才能再次涅?重生,光耀世人!”
話音落下,座談會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沉浸在林朝陽震撼人心的講話中,久久沉吟。
過了好一會兒,終於有人從他的講話中回過神來,送上了第一聲掌聲。
進而,掌聲雷動,震耳欲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