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純粹的文人(1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6590 字 3個月前

對於在場的作家們來說,周揚絕對是個大人物,老革命、著名作家、文藝理論家、文藝活動家。

除了在文藝方麵的成就,他在官方的職位更高,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文聯主席、宣傳部侍郎……文協副主席反而他身上最不起眼的一個頭銜。

從每一次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授獎大會上都由他來第一個發表講話,也可以看出周揚在中國文藝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與章光年耳語了一陣,過了沒兩分鐘,林朝陽就被請到了他們那一桌。

林朝陽走後,他這座的幾位作家並未覺得奇怪,林朝陽如今聲名卓著,被文協的領導請去聊聊天也很正常,連林朝陽也沒當回事。

等他到了章光年他們這一桌,也沒覺得有什麼特彆的,這桌坐的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輩,態度也很客氣,林朝陽落座後與大家閒話了幾句。

這個時候,周揚才開口說道:“朝陽同誌,前些天你在《文藝報》上發表的那篇文章我看過。關於文章的內容,我認為有兩點問題值得商榷。”

周揚此話一出,周圍頓時一片肅靜。

領導說話向來都是含蓄的,“值得商榷”這話本身就已經是批評了。

周圍人的表情微妙,林朝陽心裡有些意外,但沒什麼驚慌。

因為他知道在原本的時空裡“尋根文學”的提出在八十年代紅極一時,引起了一些爭議,但並沒有幾位提出這個概念的作家產生多少負麵的影響,沒道理到了他這裡就出問題。

周揚說話之間停頓了幾秒,林朝陽的反應落在他的眼裡,拋開文學主張上的分歧,他對林朝陽這種寵辱不驚的態度是非常欣賞的。

“其一,你提出‘尋根文學’這個文學概念,從好的方麵來說是提倡複興民族文化。

但這裡麵的問題在於什麼樣的文化叫作民族文化?我想你要表達的一定是我們要摒棄那些封建糟粕,而保留和追求那些民族文化的菁華。

可這個評判的標準和尺度在哪裡?你的文章裡麵對於這種判斷基本沒有提及,我不知道這是一種曖昧,還是避之不談。

其二,你的文章中說不要盯著西方現代派做拿來主義的門徒,要深挖民族文化的根,但在文學的表現形勢上,近代以來的中國文學確確實實是受到了西方現代主義的巨大影響。

不僅如此,連我們的新中國都是受馬列思想的影響,在五四之後的暴力革命中取得的勝利果實。

你文章中的‘尋根傾向’似乎有將我們引回曆史老路的問題,也忽略了對現實社會人生問題和矛盾的揭示。”

周揚的語氣中不帶絲毫情緒,說完這些話臉色也非常平靜,但在場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他這些話的份量有多重。

他的前一個問題還好,好歹還算是文學範疇的討論,但後一個問題幾乎就是明白的在用政治立場來討論文學問題了。

周揚有這樣的想法和問題並不奇怪,因為他本身就是國內意識形態領域的領頭人之一。

所有人的眼神這個時候都放在了林朝陽的身上,大家都明白,周揚的態度其實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官方對於這件事的態度。

周揚在今天這樣的場合下對林朝陽提出質疑,之後各路喉舌少不了要跟風,到時候又是一場風波。

林朝陽不管如何回答,都改變不了這個可能發生的事實。

但林朝陽必須得回答,不僅要回答,而且要回答的十分漂亮。

因為“尋根文學”這個概念是他提出來的,身後有那麼多為他搖旗呐喊的同道中人。

他的回答不僅僅是對周揚的回應,對同道中人的交代,同時也是給這些人在未來與反對者的大爭論之中提供綱領性的指導。

在周揚說完話後,林朝陽沉默了好一會兒,周圍一片靜謐,落針可聞。

“周老,您這兩個問題很大,我先嘗試著回答第一個問題。”

林朝陽麵色平靜,神色沉穩,周圍不由得屏氣凝神,期待他的回答。

“平心而論,中國許多傳統並不好。因為我們都生活在孔孟之道的教化和規訓之中,一心安邦治國、教化世風,藝術這個門類在以前是不受尊重的。

您說《文學的根》當中並沒有寫如何區彆民族文化和傳統中的菁華與糟粕,這個是事實。

因為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絕大的命題。

由我一家之言來斷言,未免太過武斷。我所期望的,應該是由我們的文化界、文學界乃至思想界一起來完成這個判斷。

不過既然您現在問了,我就說一下我的觀點。

其實如何分辨也很簡單,毛**早已經教導過我們,那就是站在無產階級的和人民大眾的立場去看待和考慮問題。

楚王好細腰,這是封建統治者的不良嗜好,就是我們要剝離的;

慈禧愛聽京劇,這也是封建統治者的嗜好,但京劇同時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證明它的誕生並非是為封建統治者所專屬的,這就應該保留;

豫晉之地有民俗活動謂之‘打鐵花’,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祭祀活動。

按理說祭祀是封建迷信,但‘打鐵花’曆經千年變革,其祭祀和迷信屬性早已消弭無蹤,變成了觀賞性質的民間娛樂活動,這應該是可以保留的。

其實我們民族文化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傳統都是‘打鐵花’這種情況,它們誕生的初衷或許是不符合我們現代的意識形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