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2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6437 字 3個月前

八十年代的作家,影響力和號召力絕不輸於後世的演藝明星,這麼多有名有姓的作家眾口一詞,老百姓們想不關心都難。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越來越多的作家和媒體也開始加入到這場討論之中。

跟前期需要人號召不同,後期發聲的這些作家和媒體完全是出於自身的想法,不受任何的裹挾。

直到這個時候,真正的民意才被體現了出來。

整個九月份,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媒體上關於版稅製度的文章超過了百份,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支持版稅製度落地的。

至於某些媒體最早給林朝陽扣上的“拜金主義”的帽子,大家早已不關心了,這種論調根本就沒人相信,沒有一點市場。

輿論戰持續了兩個多月時間,那些媒體潑在林朝陽身上的臟水總算是被洗掉了,這裡麵當然離不開諸多作家的發聲支持。

某些恨不得將林朝陽置之死地的媒體氣急敗壞的將這些人稱之為“挺林派”,相對應的,他們自然就成了“倒林派”。

輿論戰最開始時,林朝陽在各地的新聞媒體上人人喊打,倒林派們占儘上風,本以為可以穩坐釣魚台。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挺林派的火力來的如此突然、如此迅猛,一出手便將他們這些倒林派打的潰不成軍。

在後期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幾乎組織不起什麼像樣的反擊,即便有反擊也會很快被挺林派的輿論所壓製,根本不得施展。

眼看著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作家表態認可了版稅付酬製度,也有越來越多的讀者了解了版稅付酬製度,那些原本攻訐林朝陽的媒體們也明白大勢已去,不約而同的陷入了沉默。

可這件事卻並沒有結束,9月30日,國慶節前的最後一天。

《經濟日報》上突然發表了一篇評論員文章,標題為《出版行業適應市場,提出改革開放新舉措》。

文章中這樣寫道: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深入,知識經濟時代正在到來,版權保護和創作者權益保障必將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版稅付酬製度作為版權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激發創作活力、維護作者合法權益、促進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這種製度確保了創作者能夠從自己的作品中獲得合理的經濟回報,進而激發更多優秀作品的誕生。

它不僅是對創作者勞動價值的認可,也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重要機製。

……

由廣東花城出版社首倡的出版行業首份版稅付酬合同,未來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出版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激發出更多創新活力,為文化產業的繁榮貢獻更多力量,推動文化產業向著更高層次邁進。”

《出版行業適應市場,提出改革開放新舉措》一文無疑是篇官樣文章,其字裡行間的遣詞造句並無驚豔之處。

但看文章的人誰都明白,這樣的文章關鍵的不是文筆、文風如何,而是文章所表達的態度。

說起《經濟日報》,它並不是什麼曆史悠久的媒體,僅僅創刊一年半時間而已。

但來頭卻很大,它是D中央直屬副部級事業單位,也是D中央宣傳部代管的新聞機構、中央D報。

從名字便知道,《經濟日報》向來是以經濟報道為主的媒體。

同時它也是D中央、國務院指導全國經濟工作的重要輿論陣地、國際社會觀察中國經濟形勢的重要窗口。

儘管創刊僅有一年半時間,卻已經是國內經濟領域發行量大、權威性和公信力強的主流媒體。

若說在全國的名氣和影響力,它肯定比不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這樣的中央級媒體,但在經濟領域,《經濟日報》的發言權比前兩者更具權威。

《出版行業適應市場,提出改革開放新舉措》從文化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闡述觀點,可謂高屋建瓴,對比那些隻會站在道德製高點假惺惺的批判他人的媒體高出了不止一個層次。

這篇文章所表達的對於版稅付酬製度的毫不保留的支持,幾乎可以認為是國家層麵對於版稅付酬製度的認可。

這情況就跟兩個小學生吵架,老師出來勸架是一個道理,你敢不聽嗎?

如此一來,《經濟日報》上的這篇文章等於是給這兩個月以來國內媒體們爭吵不斷的話題劃上了一個句號。

事情至此,對於林朝陽來說也算是完美解決。

原本那些媒體對於他的攻擊早已在最後這一個多月裡洗刷的乾乾淨淨,不僅如此,他因此還在國內的作家圈子裡收獲了一波人望。

版稅付酬製度對於作家群體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沒有林朝陽跟出版社的據理力爭,可能再過十年,中國的出版行業也不見得會采取版稅付酬這樣能夠明顯提升作家收入的付酬方式。

因此不管怎麼說,國內的作家們都必須對林朝陽道一聲感謝。

用李拓的話來說,“中國的作家們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