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多了人投資電影,貌似也沒什麼不好。他第一次轉型,拉來的人越多,大家風險共擔,個人所要承受的風險就越小。
至於電影成功了,他一定也是獲利最大的那個人。當然了,這個“獲利”不單指利益,還有名聲。
想到這裡,許觀文點了點頭。
“沒錯。要是有老李來當這部片子的監製,成功的概率肯定更高。要不,你也投一點吧?”
他這話正好搔到了李翰祥的癢處,《垂簾聽政》和《棋聖》的大獲成功,讓李翰祥嘗到了甜頭。
許觀文的轉型之作,風險肯定是大一點,但如果有林朝陽的劇本,有他的監製,再加上許觀文的觀眾緣和演技,成功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獲得金棕櫚這種事誰都不敢打包票,但隻要能順利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恐怕就是一種勝利。
“能投資米高的新電影,當然是好事,份額的話……”
李翰祥的話讓許觀文有些猶豫,他今天是來找林朝陽談劇本的,沒想到談著談著連參加電影節和投資的事都談好了。
林朝陽用一部劇本就占了10%的收益,李翰祥又要參與投資,給多少份額合適呢?是給票房還是給整體收益?
許觀文心裡很糾結,投資方、導演、他本人……大家都得分一杯羹,不好辦啊!
進度條為什麼一下子拉的這麼快啊?
“今天我們聊的太快了,投資和導演我還沒搞定呢。要不這樣吧,朝陽先儘快把劇本寫出來,我先去拉投資、接觸導演,你們覺得怎麼樣?”
李翰祥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這樣也好。朝陽的劇本什麼時候能出來?”
林朝陽輕鬆道:“一個月。”
許觀文聽到他報的這個時間並沒有驚訝,隻以為他的劇本已經寫的差不多了,可李翰祥卻見識過林朝陽寫劇本的效率,他說的這個時間已經相當保守了。
“好,一個月之內,投資方、製作班底我來搞定。”許觀文信心滿滿的說道。
三人說好,提起了桌上的咖啡杯,碰了一下。
次日,林朝陽正在家裡心無旁騖的寫東西,突然有人登門拜訪。
他搬到香江大半個月,在這裡熟人又不多,除了李翰祥夫妻倆,這還是第一次有人上門來。
“老李,你怎麼來香江了?”
林朝陽看到風塵仆仆的李士非,心中的驚訝難以掩飾。
李士非一見了林朝陽的麵,顧不上寒暄,“你信裡說的到底是怎麼回事?燕京出版社他們給你什麼條件了?”
聽著李士非急切的問話,林朝陽終於明白了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香江。
“先進屋喝杯茶。”
林朝陽沒回答李士非的問題,先拉著他坐下倒茶,讓他休息了一會兒,才開口跟他說了燕京出版社提的條件。
聽完來龍去脈,李士非眉頭緊鎖,言語間滿是鄙夷。
“他們可真有意思,早前你又不是沒跟他們談過。當初是他們不舍得給你版稅,現在看著賺錢了,又吃起回頭草。”
同行是冤家,文化人罵起同行來更加不嘴軟。
但設身處地的站在李士非和城出版社的角度去想這件事,他的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初他們城出版社是下了多大的決心、冒了多大的風險才答應了林朝陽版稅付酬的要求啊!
結果這才不到一年的功夫,原本那些裝死不說話的同行們見著有甜頭吃了,立馬圍上了林朝陽。
he~tui,下賤!
林朝陽笑著說道:“他們提他們的條件,同等條件下我肯定是優先選擇你們嘛。”
林朝陽的話讓李士非稍感安慰,但心中的緊迫感卻一點也沒少。
一個“同等條件”就如同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朝陽,你跟我說實話,你到底想要什麼條件?總不能跟拍賣一樣,讓我們兩家輪流著一直加價下去吧?”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燕京出版社和城出版社如果真的這麼爭下去,對林朝陽當然是有好處的。
但他也明白,凡事過猶不及。
真搞成李士非所說的那個樣子,就太傷人品了。
“搞成拍賣那種形式就太傷和氣了,還是要量力而行。
你問我要什麼條件?我當然是想要版稅越多越好,但前提是你們出版社心甘情願。”
林朝陽開誠布公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李士非思忖著歎了口氣。
林朝陽這話是實話,誰不想多賺錢呢?
他糾結了一陣,心裡一團亂麻,隨口問林朝陽,“新作品寫的怎麼樣了?”
“快寫完了。”
快寫完了?
李士非一下子來了精神,“你不是說過年後才開始寫的嗎?這麼快?”
“搬到香江來整天無所事事,寫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李士非聽到林朝陽這話,心裡不由得生出一個邪惡的念頭來。
看來朝陽還是俗事太多了,真應該給他找個小黑屋關進去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