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1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9403 字 18天前

1985年,應該說是香江電影最鼎盛的階段,行業內人才濟濟,天馬行空和奇思妙想在大銀幕上隨處可見。

不僅本埠市場每年節節攀升,連在外埠市場也同樣攻城略地,無往而不利。

在好萊塢的特效大片橫行之前,香江電影說一句稱霸亞洲絲毫不為過。

香江電影金像獎最早是由電影雜誌《電影雙周刊》在評選十大電影的基礎上,與香江電台合辦的電影獎項。

這幾年,隨著香江電影的發展越來越好,也讓金像獎這個新生的電影獎項逐漸產生了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

第4屆香江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落幕後第二天的一大早,關於金像獎獲獎結果的新聞便登上了香江各大電台、電視台的新聞播報,娛樂報紙、周刊的版麵也到處都是獲獎者的身影。

《獨攬五項大獎,成金像獎最大贏家》《創紀錄,影帝、最佳編劇雙雙蟬聯》《第4屆金像獎:梁家輝二度稱帝,斯琴高娃爆冷封後》《金像獎爆冷,Z派電影人大勝利》……

《似水流年》一部電影拿了五項大獎,還讓斯琴高娃這位內地女演員摘得了影後桂冠。

這樣的情況讓許多香江老百姓感到新奇,許多人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演《垂簾聽政》的劉曉慶也入圍了金像獎,可惜最後還是敗給了葉童。

沒想到今年影後還真就頒給內地女演員了!

但昨晚的頒獎典禮最具新聞熱點和話題討論度的,還是影帝和最佳編劇的蟬聯。

蟬聯獎項這種事,在電影獎項的評選活動中一直都屬於小概率事件,兩個獎項同時蟬聯,就更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了。

更關鍵的是,獲獎的兩人還是二度合作。

前有《垂簾聽政》,後有《棋聖》。

不僅票房、口碑雙豐收,連獎項都一起拿,這種巧合天然就會帶來巨大的話題性。

一大清早,各種各樣的新聞報道層出不窮,充分展示出這座城市新聞資訊超強的流通能力。

除了香江電台、無線電視台、《文彙報》這些權威媒體的新聞報道,昨晚的頒獎典禮也成了香江諸多娛樂報紙和周刊的饕餮盛宴。

這些報紙和周刊為了跟那些大媒體做出內容上的差異化,關注點往往集中在了不那麼正經的地方。

比如今天一早香江的《華僑日報》就根據梁家輝昨晚的獲獎感言寫了一篇報道,標題吸睛力爆棚

——《影帝背後的男人,做一次還不夠》。

試問這樣的報道放在頭版上,哪個路過的市民不想多看兩眼?

等看完之後,這些人又少不得唾罵兩句,內容與想象的天差地遠。

標題黨最令人痛恨的地方就在於,他明明沒說假話,你卻被他騙的團團轉,並且是騙了又騙,這些標題黨抓的就是市民的獵奇心理。

憑借著這篇“騷氣”十足的報道文章,《華僑日報》今天的銷量久違的突破了12萬份,硬生生比平時多賣出了5萬份報紙來。

《華僑日報》曆史悠久,二戰後一度與《工商日報》《星島日報》在香江中文報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當年好歹也是大報。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香江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竟然要養幾十家報紙,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到了70年代以後,這種競爭隻能用慘烈來形容。

紙媒行業的激烈競爭,逼的這些報紙不得不花樣百出,在新聞內容的報道上也不得不向花邊新聞靠攏,滿足廣大市民的“低級趣味”。

明報大廈內。

董橋翻著《華僑日報》,口中發出嘖嘖的聲音,“真想不到啊,《華僑日報》現在的格調是越來越低了。”

他饒有興致的看了一會兒報紙,然後抬起頭看向林朝陽,滿臉寫著不懷好意四個字。

“朝陽,作為‘影帝背後的男人’,你對這篇報道怎麼看?”

林朝陽無奈的笑了笑,“我看他們遲早要完。”

董橋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今天一早,林朝陽家的電話被打爆了,來電的群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媒體的采訪邀請,另一類則是電影公司找他合作。

對於這些采訪邀請,林朝陽通通都拒絕了。

他又不想當明星,沒必要出那個風頭。

至於那些電影公司的合作邀約,林朝陽也都敷衍了過去。

在一眾給林朝陽打電話的人裡,董橋算是最有正事的,他打電話的目的是為了約林朝陽談新作出版的事。

上個月林朝陽將《楚門的世界》手稿交給了李士非,花城出版社方麵給出的計劃是在8月中旬出版。

這次《楚門的世界》出版,跟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了雜誌發表這一過程。

以林朝陽如今的名氣,早已不需要雜誌發表這一途徑來擴散新作的影響力。

而且雜誌發表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作品出版後的銷量,以前拿千字稿費的時候銷量高低無所謂,可現在林朝陽拿的是版稅,每一份銷量的背後都是收入。

《楚門的世界》內地出版在即,香江這邊的出版也該提上日程了。

有了之前的幾次合作,新作的出版事宜談的很順利,依舊是20%的版稅率。

等談完了新作出版的事,董橋突然又跟林朝陽提出了采訪要求。

昨天的頒獎典禮上林朝陽蟬聯最佳編劇獎,也算是這屆金像獎最有話題性的獲獎者了,

外麵的媒體想采訪林朝陽都沒有機會,董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來都來了,林朝陽也不可能生硬的拒絕他的請求,隻好答應了下來。

采訪這事不是董橋這個總編來負責的,兩人等待采訪的間隙,才有了剛才的那番對話。

又過了一會兒,《明報》方麵的兩個記者來了,一個負責文字采訪,一個負責攝影。

負責文字采訪的名叫沈西城,留著兩撇小胡子,一臉精明,見到林朝陽十分熱絡的攀談起來。

熟悉了一會兒之後,正式進入采訪環節。

《明報》的格調在香江媒體中算是比較高的,因此沈西城的采訪提問也很正經,隻是他時不時的就要賣弄一些學識,讓林朝陽有些不適應。

“林生蟬聯兩屆金像獎最佳編劇獎,現在新聞上已經有人給您冠以‘才子’之名,不知道您對這件事是如何看的?”

采訪進入到後半段,沈西城問出了一個頗為犀利的問題,眼神篤定,似乎想從林朝陽身上挖掘到一點具有話題性的內容。

林朝陽臉色輕鬆,沉吟了片刻才說道: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我應該謙虛兩句。

不過每個人對才華的定義不一樣,對才子的評斷也是不同的。

有媒體因我寫的劇本獲獎了讚我是才子,那是媒體捧場,讀者和觀眾看到了一笑了之,我這個‘才子’本人也沒必要當真。

否則下回人家稱彆人為‘才子’,我這個‘才子’興許心裡還要發發酸。”

林朝陽回答問題的語氣幽默詼諧,輕飄飄的便將沈西城的伶俐提問給瓦解了。

沈西城是《明報》的記者,這次采訪林朝陽,當然也少不了要給《楚門的世界》這部即將出版的打打廣告。

何況已經確認了要改編成同名電影,這也是個宣傳點,因此沈西城又問了一些關於林朝陽跟明報出版社的合作問題。

采訪結束後,沈西城略感遺憾,他問的那些問題都被林朝陽舉重若輕的化解,不帶絲毫煙火氣,對於記者來說,這樣的采訪實在缺少爆點。

當然了,整個采訪過程是十分流暢的,林朝陽的回答也言之有物,偶爾的幽默和智慧的閃耀也給采訪過程增添了不少色彩。

等沈西城走後,董橋又與林朝陽交談了一陣,禮送他出了大廈。

“有了你今天的獨家采訪,明天《明報》肯定會有個不錯的銷量!”

林朝陽回到了東方花園已經是傍晚了,陶玉書說這一白天家裡的電話就沒消停過,到後來陶玉墨帶著孩子不堪其擾,最後把電話聽筒擱到茶幾上,才得了清靜。

“去年你得獎,也沒見有這麼多人來聯係你,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得到我們家電話的?”

“去年是第一次得獎,今年是蟬聯,影響自然是不同的。而且這次是我跟輝仔一起蟬聯得獎,肯定會有疊加效應。

我們家的電話號碼又不是秘密,托人打聽一下,不難知道。”

一家人邊吃飯,邊聊著今天一天外麵的新聞。

陶玉墨繪聲繪色的給林朝陽講起報上誇獎林朝陽的那些報道,今天她特地跑到外麵買了好些份報紙,就想看看那些媒體上對林朝陽的報道。

“姐夫,他們誇你是‘編劇聖手’呢,一下子捧出了兩屆影帝,還都是同一個人。”

“還有報紙誇你是‘內地才子’,說才子就才子,偏要加上‘內地’兩個字,讓人彆扭。”

幾個人正聊的熱鬨的時候,家裡的門鈴聲響起,林朝陽起身去開門,竟然是李翰祥。

他一進門便抱怨道:“給你們家打了一下午電話,怎麼沒人接?”

“騷擾電話太多了。”林朝陽回了他一句,又問他:“吃飯了沒有?”

“吃什麼飯啊!走走走,還等著你辦慶功宴呢。”

林朝陽被李翰祥拉著出了家門,一路來到位於灣仔的福臨門酒家。

兩人到的時候,這裡已經做了不少人,有陳懷愷、梁家輝這樣《棋聖》的主創,也有李翰祥的圈內好友如許觀文、嶽華、狄龍、蔡瀾等人。

一見麵,大家就抱怨林朝陽來的遲,李翰祥也跟著調侃道:“朝陽,你現在好歹也是名滿香江的編劇聖手了,好歹也配個大哥大啊。”

“有了大哥大,彆人打電話你就得接,不是花錢給自己上了道枷鎖嗎?”

他這話一出,眾人啞口無言。

“好了好了,先彆說這些了。《棋聖》今年在金像獎上又一次大獲全勝,還蟬聯了獎項,得好好慶祝一下!”

李翰祥的情緒高漲,聲音洪亮,幾句話便將慶功宴的氣氛烘托了起來。

《棋聖》是他的新昆侖影業投資出品的,電影票房豐收,獎項也拿了,說起來在電影這一行裡,已經是非常少見的成功案例了,所以李翰祥高興是自然的。

但今天這麼高興,還有另一層原因。

新昆侖影業是他自家的電影公司,放在如今熱火朝天的香江影壇一直是個不起眼的存在。

本來李翰祥當初成立公司也僅僅是為了拍《垂簾聽政》,也沒想過這家公司後麵會有什麼發展。

可誰也沒想到,這麼三四年時間走下來,新昆侖影業連續出品了《垂簾聽政》《棋聖》這兩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不僅讓他賺的盆滿缽滿,更把新昆侖影業的名頭打了出去。

《棋聖》在金像獎

上獲獎,不光是讓劇組的主創們收獲了名氣和熱度,也讓新昆侖影業成了一些老板和電影公司追逐的寵兒,今天已經有老板約李翰祥談他下一部電影的投資了。

要知道自從李翰祥跑到內地拍電影之後,在香江這邊就已經很少能碰到主動要給他投資的老板了,基本都得他主動去談才行,這樣的變化自然是可喜可賀的。

慶功宴的氣氛逐漸熱烈,隨著酒喝的越來越多,已經有人開始滿麵紅光的放浪形骸。

林朝陽跟大家喝了幾杯酒,大多數時間都是聽他們聊著香江影壇的各種八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