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陽了然的笑了笑,然後走出了屋子,蘆安·瓦爾特跟上他的腳步。
這會兒正是傍晚,夕陽正燃燒著餘暉墜入遠處的山穀。
蘆安·瓦爾特問:「林,他說的《老人與海》,是指銷量嗎?」
「應該是,你回頭去查查不就知道了嗎?他屋裡確實有一本《老人與海》。」
蘆安·瓦爾特喃喃道:「原來如此。”
在他愣神的功夫,林朝陽已經走出了幾步,他連忙追上去。
上了車,蘆安·瓦爾特小心翼翼的問:「你說,咱們要不要去醫院檢查檢查?」
「是應該去一趟。」
這幾天跟羅恩·伍德魯夫接觸時林朝陽表現的安之若素,穩如泰山,蘆安·
瓦爾特還以為他根本沒把這些危險放在心上,甚至做好了被林朝陽嗬斥大驚小怪的準備。
沒想到林朝陽卻答應的這麼痛快,他驚訝的指著林朝陽。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小心駛得萬年船。」
「前幾天你們中國的古話可不是這麼說的!」
「彆廢話,開車!」
去醫院走了一遭,確定平安無事,兩人解了心頭的負擔。
跟來時一樣,回去仍舊是蘆安·瓦爾特開車,不過這次他沒有抱怨,他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甚至覺得挺榮幸。
因為這幾天他幾乎一字不落的聽了林朝陽跟羅恩·伍德魯夫的談話,感覺自已在做一件特彆有意義的事。
回程的路上,他興致勃勃的跟林朝陽討論這部新書應該如何落筆,如何布局,如何塑造人物.—..直到林朝陽不耐煩。
「開你的車吧,一個編輯,哪那麼多話!」
蘆安·瓦爾特頓時出離憤怒。
好好好,職業歧視是吧?這回我非告到聯合國不可!
一路舟車勞頓回到紐約,林朝陽和蘆安·瓦爾特先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兩人一見麵,蘆安·瓦爾特興奮的說道:「林,還真是,我昨晚回去查了,《老人與海》在美國的銷量還真是530萬冊。」
「是就是唄,你怎麼那麼驚喜?」
「也沒什麼,就是覺得這個數字突然變得很有意義!」
兩人一路閒聊,來到蘭登書屋大樓,本來林朝陽是打算跟傑森·愛潑斯坦聊聊的。
結果半路卻被熱情的阿爾貝托·維塔萊截住了。
他聽說了林朝陽這次的選題很興奮,但凡是有點新聞嗅覺的人都知道,
這樣的題材隻要質量在線,幾乎是預定的暢銷書。
如果疊加上林朝陽在讀者群體的號召力和蘭登書屋的宣傳,阿爾貝托·維塔萊樂開了花,他似乎看到了大賣的場景。
為了讓林朝陽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作的創作中,阿爾貝托·維塔萊特地為他在73街附近安排了一套公寓,可謂下了血本。
跟阿爾貝托·維塔萊聊了幾句場麵話,兩人才分開,林朝陽問蘆安·瓦爾特:「你們出版社還有這提供公寓住宿這服務嗎?」
「彆做美夢了。這不過是那個家夥收買人心的手段罷了,他是看出了你這部新作有大賣的潛力。」蘆安·瓦爾特說。
林朝陽打趣道:「那這部的銷量要是撲街了,他該不會找我要錢吧?」
「都是公司出的錢,他要什麼。不過以後你再想要這待遇是不可能了,甚至你以後來公司他都會假裝不認識你。」
「太真實了!」
兩人了幾句,又跟傑森·愛潑斯坦見了麵,聊了聊去德州的經過後,蘆安·瓦爾特便借著送林朝陽去公寓的機會翹班了。
上西區是紐約老錢們住的地方,靠立著無數宏偉建築。
沿百老彙大街向北,過了73街,聳立著一幢布雜藝術風格的建築,外形恢宏而充滿秩序。
這便是阿爾貝托·維塔萊給林朝陽安排的公寓一一安索尼亞。
整個上西區最大的公寓之一,始建於1904年,有當時世界最大的室內遊泳池,大堂噴泉中養著海豹。
這裡住過許多舊時的音樂家和作家,比如恩裡科·卡魯索、托斯卡尼尼、德萊塞等人。
後世還住過安吉麗娜·茱莉和娜塔麗·波特曼這樣的明星。
阿爾貝托·維塔萊為林朝陽安排的是一套兩室的公寓,110平的麵積對於他個人而言已經相當寬了。
「那個家夥雖然很吝嗇,但在有好處的時候腦袋還是很精明的。
安索尼亞這裡最出名的就是隔音好,你在這裡寫作絕對不需要擔心受到噪音影響。」
參觀了一圈公寓,蘆安·瓦爾特說。
幫著林朝陽安頓好了以後,他便離開了。
臨近傍晚,林朝陽撥通了香江的電話。
他去德州一來一去就是一個多星期,這期間也沒跟家裡聯係過。
打了電話,恰好陶玉書正打算到美國來出差,林朝陽便把公寓地址告訴了她。
聊了好一段之後,林朝陽才掛斷了電話,一轉眼他已經出門半個多月,多少有點想家,對陶玉書的到來也格外期盼。
隻可惜陶玉書得先去洛杉磯,她這次來美國出差,主要是為了看看《忍者神龜2》的拍攝情況。
去年《忍者神龜》上映大獲成功,林氏影業和新線影業趁熱打鐵。
再度合作開發了《忍者神龜2》,現在電影的拍攝已經接近尾聲,陶玉書這次來就是為了來看看電影的成色。
畢竟這可是林氏影業現在的搖錢樹!
等待陶玉書到來的幾天裡,林朝陽沒有急著動筆寫新作,而是想起了他答應羅伯特·戈特利布的專欄文章。
那天他在戈特利布家裡人前顯聖,用的其實是《舌尖上的中國》裡麵的旁白,又夾雜了點自己對中國飲食的個人理解,沒想到效果如此拔群。
既然效果不錯,林朝陽就乾脆按照這個路子繼續寫下去。
不過《舌尖上的中國》是紀錄片,有畫麵配合旁白,效果更直觀。
他要寫這些內容必須在細節描寫上做的更加極致,還要改正原版旁白當中一些不合如今時宜的地方。
美食文章林朝陽是第一次寫,但看過不少,不管是古代的、現代的,涉獵甚廣。
而且這些年他精研廚藝,這方麵的知識儲備確實遠超常人。
最開始寫文章時還有點不適應,沒過多長時間就寫了順手了,平均兩天時間就出一篇文章。
如此五六天時間過去,就在他準備寫第四篇文章的時候。
陶玉書坐著飛機跨越了整個美國,來到了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