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我沒那麼害怕離開這個世界了(1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8725 字 15天前

來美國半個月,多數時間陶玉書都在忙工作,閒暇之餘夫妻倆也會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人在異國他鄉,哪怕是陶玉書這種天生卷王,也會不自覺的慢下腳步。

傍晚,林朝陽夫妻倆從餐廳出來,租來的車子停在半條街之外的街邊。

一路散步上了車,去年自駕去德州,林朝陽被蘆安·瓦爾特抱怨了一路,回香江後考了個國際駕照。

車子啟動,一路往西走,隨著車流穿過好萊塢的中心。

一直往西,走下日落大道,沿著落日的光輝來到安靜清涼的比弗利山,

沿著山腳向上盤旋,可以看到遠方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園建築的燈火,向北舞動,直到貝沙灣。

「想什麼呢?」林朝陽問。

「沒什麼。我在想,我們是不是要在這裡買棟房子。」

「嗯?」林朝陽沒想到她剛才一直沒說話,考慮的竟然是這個問題。

「有美國林氏在這,以後我一年恐怕至少要來上一兩次。你偶爾也會來,買棟房子方便一點。」

以夫妻倆現在的條件,在好萊塢買棟彆墅當然不是什麼問題。

況且,有時候豪宅也是一種實力的象征,尤其是在好萊塢這樣勢利的地方。

‘買房子倒是沒問題,不過既然西海岸都買了,東海岸是不是也該買?

」」

「有道理,那就買兩套。」陶玉書認真思考後,覺得很有必要。

林朝陽笑了笑,「行,正好用我的稿費。」

上個月,克瑙夫出版社剛剛給林朝陽結算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版稅。

上市3個月,《舌尖上的中國》連續12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銷量高達95.7萬冊,如此巨大的銷量也為林朝陽帶來了近270萬美元的版稅收入。

算上之前《梵高之死》《楚門的世界》等熱門在美國出版的版稅,

林朝陽僅在美國獲得的版稅收入就超過了600萬美元。

「用你的稿費乾嘛,用公司的資金就行了,還能省稅。」陶玉書說。

有錢都花不出去。

林朝陽心想,看來以後的版稅隻能都投到股市裡去了。

兜了一圈風,車子滑下狹窄的長街,一直到比弗利山酒店的門前,將車鑰匙交給門童,夫妻倆徑自上樓。

洗漱一番,正準備睡覺,電話鈴聲響起。

陶玉書接起電話,!「喂?」

「林太太,我是西德尼·波拉克。」

聽到這個名字,陶玉書臉上露出笑容,「波拉克先生,好久沒見了,最近怎麼樣?」

「還不錯,就是有些想念洛杉磯的陽光。東海岸這邊的天氣,總是讓人提不起精神來。」

西德尼·波拉克是1986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那一年《楚門的世界》在電影節上大放異彩,西德尼·波拉克也因此跟林氏產生了交集。

喬·西爾沃和美國林氏的合作,就是由西德尼·波拉克牽線搭橋的。

他既是導演,也是演員,成就不凡,最近正在紐約拍伍迪·艾倫的新片《丈夫、妻子與情人》。

寒暄了一陣,西德尼·波拉克才說明了打電話的意圖。

「這周末派拉蒙影業的斯科特·魯丁家有個聚會。」

「周末?恐怕不行,我得陪著我丈夫參加活動,那個時候可能已經在彆的城市了。」

西德尼·波拉克的聲音裡帶看幾分微妙的語氣,「林先生沒辦法出席嗎?」

「他要請的是我丈夫?」陶玉書略感意外。

「是的。」西德尼·波拉克如實道。

陶玉書心中思考斯科特·魯丁邀請丈夫的原因。

短暫的沉默後,她說道:「那我先問問他,等下給你回電話。」

掛了電話,陶玉書將斯科特·魯丁的邀請告訴了林朝陽,他也有些納悶。

不過斯科特·魯丁的大名後世他是聽說過的,二十八歲就成為二十世紀福克斯的製片部門總監。

但真正讓他大放異彩的是加入了派拉蒙影業之後,《亞當斯一家》《糖衣陷阱》《修女也瘋狂》《血色將至》《革命之路》《社交網絡》——·

經他手製作的經典影片層出不窮,巔峰時期的他,與韋恩斯坦兄弟惡鬥不休,幾乎瓜分了奧斯卡金像獎。

莫非他要拍《楚門的世界》?後世金·凱瑞版《楚門的世界》正是被斯科特·魯丁挖掘並一手促成的。

「先彆管為什麼邀請你了,周末的聚會你有時間參加嗎?」

「當然不行。我已經答應了人家,那個時間我應該在德州。」

林朝陽來美國是為了作品宣傳參加活動,之前這些天一直陪看陶玉書克瑙夫出版社和蘭登書屋的活動一早就已經安排好了時間。

「那好吧,我告訴他一聲。」

陶玉書說著給西德尼·波拉克回撥了電話,跟他說明了情況。

「這樣啊—」西德尼·波拉克的語氣沉吟。

「他如果有要緊事情商談的話,我們可以約個時間,在我丈夫參加活動的途中聊聊。」

「好吧,我明白了,我會轉告他的。」

翌日,洛杉磯郊區的帕薩迪納,弗羅曼書店。

這家開業於1894年的書店是整個南加州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獨立書店。

5月的加州陽光明媚熱烈,棕櫚搖曳,往日裡寧靜的弗羅曼書店門口此時正排著長隊。

早在多日之前,就有《書評》《紐約客》《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

等報刊預告了林朝陽將在美國幾座城市舉辦簽售會的消息。

弗羅曼書店是簽售會的第一站,今天一大早就有提前得知消息的熱心讀者聚集在了書店門口。

「林的號召力可真不像一個中國作家!」

蘆安·瓦爾特望著書店門口甩出去的「長龍」,語帶驚歎。

「中國作家?即便是一般的美國作家也沒有這樣的號召力,他實在太特殊了!」

朱迪斯·瓊斯臉上閃著驕傲的神色。

「怎麼個特殊法?」

「你不覺得很神奇嗎?他的作品總能抓住讀者的胃口,我指的不隻是那些知識分子和精英階層,而是更大眾的讀者,但又絲毫不給人流俗之感。

他寫‘梵高」,多麼容易曲高和寡的題材啊,偏偏寫的那麼有新意,充滿了想象力。

我至今都記得布什內爾烈火焚身的那一段。

還有梵高站在美術館裡,望看一百多年後人們對他的作品和才華頂禮膜拜熱淚盈眶的場麵。

寫被囚禁一生的楚門,奮不顧身的衝破牢籠,讓我有時候覺得他是個自由主義者,比很多美國作家寫的內容還要契合我們的價值觀。

但你要說他是刻意迎合也不對,《舌尖上的中國》寫的完全是完全中國的文化和曆史,《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寫的也是人類的共同感受。」

聽著朱迪斯·瓊斯的讚歎,蘆安·瓦爾特也認可。

「林確實有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也許這就是偉大作家的魅力。」

朱迪斯·瓊斯卻搖了搖頭,「這跟‘偉大」沒關係,薩特、波伏娃不偉大嗎?當年他們來美國時,受到的歡迎可比林還隆重。

就像我說的那樣,林的讀者並不隻涵蓋了知識分子,他的讀者群體更廣大,這才是他區彆於其他作家的根本原因。」

蘆安·瓦爾特付度片刻,也不得不承認朱迪斯·瓊斯的話很有道理。

「但這不妨礙他的偉大。」

「當然!」朱迪斯·瓊斯的眼神看向林朝陽的方向,他已經被讀者們團團圍住,「看著吧,站在他身前的作家隻會越來越少。」

《舌尖上的中國》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兩部作品相差不到三個月在美國出版,蘭登書屋和克瑙夫出版社本就是一家,因此在聯係宣傳資源和策劃活動上兩家自然要通力合作。

今天兩家公司不僅派來了朱迪斯·瓊斯和蘆安·瓦爾特兩個編輯,還有負責發行和宣傳的工作人員,一共5個人,隻為林朝陽服務。

而蘭登書屋和克瑙夫出版社之所以願意如此耗費資金、大費周章,自然是因為在林朝陽身上發掘了足夠多的利益。

《舌尖上的中國》出版4個半月,如今銷量已經接近110萬冊,成了今年上半年美國圖書市場最大的黑馬。

儘管許多出版人都料到了這部書出版後的銷量肯定會不錯,但這樣的成績還是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

《舌尖上的中國》的火爆讓林朝陽在短時間內收獲了大量的讀者,所以當他的新作《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隻相隔不到3個月就上市的時候,立刻受到了讀者們的熱烈歡迎。

《舌尖上的中國》連續霸占《紐約時報》暢銷榜12周時間,接棒的冠軍正是《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上市首周,《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便以6.2萬冊的銷量登頂《紐約時報2

1日暢銷榜此後幾周,這部的銷量不降反升,7.1萬冊、8.5萬冊、10.5萬冊...

一個多月時間裡,《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接續《舌尖上的中國》的勢頭,以無可匹敵的姿態橫壓暢銷榜,並且至今仍舊無人超越。

兩部作品連續霸占《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寶座,林朝陽也在不知不覺之間為美國圖書市場創造了一個幾乎難以被打破的紀錄。

畢竟能成為暢銷榜冠軍的作品本身就是鳳毛麟角,更何況是兩部作品的出版時間緊挨看,同時登頂呢?

時間慢慢到了中午,弗羅曼書店外排隊的人群不僅沒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反而還變多了。

儘管東海岸的知識分子在提到洛杉磯時總會不屑一顧,認為它一直就是一件商品,會有人做廣告來推銷它,就像賣汽車、賣煙草、賣漱口水一樣,

把它賣給美國人。

但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連那些高傲的東海岸知識分子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洛杉磯在流行文化的發展上確實已經不遜於他們,甚至猶有過之。

當然了,如果有誰提到「洛杉磯知識分子」這樣的稱號,還是會引來人們的發笑。

在洛杉磯這樣被烈日烘灼的平原上,任何知識分子的理智都會被毀掉。

不過現在的洛杉磯確實要比以前有文化多了,最起碼林朝陽簽售會來了幾百上千名讀者,這在一般的美國城市可做不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