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許青舟抱著電腦去找了間空教室,他開始以傅裡葉熱傳導定律為基礎,構建熱傳導方麵的模型。
計算量很大,電腦嗡嗡的響,比較吵,而且還得連接電源。
許青舟打開電腦,注意到郵箱中又多兩份郵件。
第一份來自《數學發明》,顯示論文進入到“Underreview”環節,說明論文已經送到外審專家手中,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時間。
第二份郵件十分鐘前發來的。
讓他意外的是,第二篇論文也已經被PhysicsReports(物理學報告)編輯部接受,同樣沒有修改要求,開始分配外審專家。
如果是曾經的他,那很正常,甚至可以說編輯部但凡沒有立刻點擊接受,都算腦子抽風。
可現在重走無敵路,自己就是一個小卡拉米,居然也能這麼快,著實讓他詫異,難道還真的是文好可破?
畢竟,這篇論文不僅僅涉及到數學領域,其中還加入了許青舟曾經在量子領域的研究和理解,這些內容對於現在這個時間點而言,絕對算是黑科技。
當然,這也是許青舟投頂刊的底氣。
大洋彼岸。
物理學報告編輯部。
編輯弗雷婭·凱伊正在打電話,“親愛的西迪貝女士,我這有一篇非常不錯的論文,也許斯蒂文教授會感興趣。”
“弗雷婭,我上次就說過了,斯蒂文教授現在忙得不可開交,連喝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不會再擔任你們的外審專家了。”
“西迪貝女士,恕我直言,如果斯蒂文教授錯過了這篇論文,絕對會比沒喝咖啡的時間這件事情更讓人遺憾。”
聽凱伊的語氣如此篤定,對麵女人猶豫了一下,問:“什麼論文?”
“和斯蒂文教授的實驗有關,作者從愛因斯坦係數出發,文中對相乾態和壓縮態等提供了新的看法,很精彩。”
“我需要先詢問斯蒂文教授的看法。”
“好,等你消息,我也得先去喝個下午茶。”
對於這篇論文,凱伊相當自信,絕對能夠入斯蒂文教授的眼。
掛斷電話,他又看向電腦中的稿子,作者是一個叫“許青舟”的夏國人,來源於夏國京大。
...
周日,許青舟仍然在處理模型,他打算這兩天集中時間把模型完善好。
整個模型,涉及到了不少泛函數領域的知識,這方麵許青舟還算擅長,曾經的物理實驗數據,就有大量泛函數分析,當時邀請了不少頂尖數學專家。
許青舟偷摸著學過幾手,輔助做個模型,還是沒問題的。
到了傅裡葉熱傳導方程和麥克斯韋方程組,速度一下子就快了,因為麥克斯韋方程組屬於許青舟擅長的領域,各種方程用起來得心應手。
同時,他引入了前世為方便計算,順手弄出來的傅裡葉變換方式,意外的發現,龐雜的函數關係變成了簡單的積分的線性組合。
計算過程簡單很多。
下午兩點,就接到了王偉的電話。
王偉:“師弟,模型方麵有什麼進展?”
許青舟揉了揉太陽穴,說道:“順利的話,今天之內應該可以拿出一個完整模型。”
王偉有些詫異:“這麼快?”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