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號,實驗正式開始。
13年開始,CMS基本處於長時間關機狀態,算是處於“鞏固”時期,研究人員對加速器元件進行了維護,以幫助它在2015年重啟時能夠以更高的能量運行。
事實證明這的確有效果。
這次重啟之後,它的運行能量比之前提升了將近一倍,可以讓兩個質子束以13TeV(萬億電子伏特)的能量對撞。
CMS和ATLAS都在實驗,通過聯合測量來驗證和補充彼此的實驗結果。
其實,對於許青舟他們而言,現在主要的任務就是接收檢測數據,再進行相應的分析。
夏國組負責提供方案,LHC的工作人員操作儀器,美國組在一旁輔助。
競爭歸競爭,可合作的時候,兩個小組的相處還是很融洽的。
會議室,楊院士和貝克教授兩個人笑著走進來,低聲說著。
坐下,貝克教授望了一眼角落裡正低頭計算的許青舟,感慨道:“楊院士,你們的隊伍中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年輕人。”
楊院士笑著點頭:“是的,他的表現讓人驚歎,未來,物理學界肯定會有他一席之地。”
“我很認同。”
貝克教授又看了一眼許青舟方向,目光沉了沉,收回視線,“楊院士,該你講話了。”
楊院士臉上帶著笑意,微微點頭,已經把老對手看穿了,這個老家夥,是在想著怎麼挖人是吧。
會議室中,楊院士開始分配任務。
許青舟被分到了數據處理組,跟楊院士一起負責利用探測器收集的數據,通過算法重建碰撞事件中的粒子徑跡和能量分布,還得抑製來自其他過程的背景噪聲和本底的貢獻。
楊院士說:“數據量很龐大,還需要一個人手,貝克教授,你來推薦吧。”
米婭主動請纓:“貝克教授,我來吧。”
貝克教授笑著點頭。
“好,這部分內容我們四個人處理。”楊院士點點頭,據他所知,美國組方案的數據處理就是眼前這個女孩做的,能力非常出眾。
米婭對著許青舟微微點頭。
許青舟淡淡笑著,點頭回應,心中卻留了個心眼,這個女人,來者不善啊。
楊院士和貝克教授又給其他人安排工作,事件重建與光子識彆,雙光子候選事件選擇,不變質量譜分析等等。
一個小組大致在3至5人。
開工作會,有10分鐘休息時間。
張長青麵色古怪,低聲和許青舟說道:“師弟,我怎麼覺得米婭對你有點不一樣?”
“錯覺。”許青舟心說對方都已經想去父留子了,能一樣嗎。
“是嗎?”
張長青搖搖頭,也不再多想,“師弟,第一次參與高能物理實驗,見到這些儀器,有沒有什麼感想。”
“還是有,人類的造物能力很偉大。”許青舟說。
張長青微微點頭,“咱們夏國的對撞機也已經提上日程。不過,在高能物理方麵,夏國還有很長的路走,缺乏這方麵的人才,基礎薄弱太難了。”
“總會強起來的。”許青舟笑著。
“我也相信。”
正式啟動實驗,許青舟他們反而沒有那麼忙,每天就是記錄數據,按照方案進行相應的數據分析,對觸發後的事例進行光子鑒彆,確保記錄的兩個高能量信號確實是光子而非其他粒子。
接著,通過精確的本底模擬和數據分析技術來實現背景抑製。
許青舟很忙,實驗室,食堂,酒店,完全三點一線,但卻相當有乾勁兒。
讓各種粒子幾乎以光速實現正麵撞擊,創造出數以億次的“宇宙大爆炸”場景,其實是件很神奇的事情。
除了粒子,還有暗物質和超對稱性。
聽起來非常科幻,但這些目前都已經成為新物理學的主要概念。轉眼,兩周時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