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請陶新祿出山,也並沒有那麼容易。
對一個心情平靜,隻想平靜而老的經曆了太多生死的老人來說,哪怕許以重利,也難打動他一顆死水般的心。
明沁雪不跟他談利,隻跟他談一件事。
董家老三繼承了董家的製香技藝,如今在京城已經是名滿京城的製香師。
而陶家和董家的所謂的世仇,不就是因製香而起?
若不是陶家與董家有仇,當年的董家老大再是酒後狂性大發,也不敢那麼做,他不過是欺陶家無人,陶家香藝後繼無人罷了。
如今,董家香藝大放光彩,陶家香藝卻真的默默無聞,以後世人隻知董家香藝,卻無人再記得陶家香藝!
再說,陶家曆代的傳承,難道到他這一代,就準備就此斷絕嗎?
如果陶新祿願意出山,她會為陶新祿尋一個人品端方的好徒弟;甚至,當他有了錢有了地位,陶家香藝也一樣大放光采,他年紀也不算老,再娶妻生子也不是不可能。人家薑子牙八十歲了尚還娶妻呢!
或許是不想陶家香藝從他手中籍沒,或許是被為他尋一個好徒弟的話打動了,陶新祿同意出山。
他精湛的製香技術,比從祖上繼承的更上一層樓。
因為這中間有他專心製香後的心得和改進。
望明軒胭脂打出了名氣,陶家香藝再次現於人前。
而且,是在京城出名。
董老三早知此事,不過,他並沒有什麼反應。
有反應的是董老大的兒子。
當年,董老大被砍死後,他所做的惡行便被人所知,雖然因為他是官身,處置此事的官員並沒有大肆宣告,但名聲已壞。
董老大之妻劉氏立刻讓董家寫下放妻書,帶著兩個兒子回了娘家。
說是回娘家,董老大為官三年,不知道搜刮了多少銀兩,早就另置了宅子,劉氏帶著兩兒子,不過是去了其中一個宅子。
她有銀子,為兩個兒子改姓改戶籍,讓他們讀書繼承父誌。
不過,這兩個兒子卻都不是讀書的料,反倒愛做生意。
劉氏無奈,好在銀錢充足,就給他們一些讓他們折騰,這兩人兄弟聯手,還真賺了錢。
多年後,他們不僅賺了錢,還成了富商,既然成了富商,那自然是想更加富一點。想要更富,那就去京城做生意。
他們去京城,先去找了董老三。
董老三身為技藝出色的製香師,日子過得也不錯。
劉家兄弟準備到京城大乾一場,卻於無意之中見到了陶新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