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沒有說實話,這幾天他也沒有時間去觀察莫世澤,但是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他趁著沒事,讓木星芯片搜索了一下,看看能不能搜到莫世澤這個人,沒想到還真的有這個人。
資料顯示,莫世澤大學畢業以後進入彙豐銀行工作,後來因為在銀行受到英格蘭人歧視而辭職,自己運用學到的金融知識進行股票、外彙、黃金、期貨的的投資,在1975年已經賺取了幾百萬美刀的財富。
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孤兒院還有那些孤兒院的孩子,所以他一直沒有成家,而是把孤兒院當成自己的家,繼承吳體仁院長的遺誌,重新開辦了這家名為愛華的孤兒院,並且在全港接收孩子。
改開以後,他是第一批到大陸辦廠的港島人之一,在曆次大陸經曆災難的時候都捐款捐物,受到高層的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98
5年,他年過四十才結婚,妻子是多年和他一起主持孤兒院的女子。
這樣一個人,無疑是值得信任的。
莫世澤神情非常激動,他終於有機會為國家效力了。
他之所以會有這樣愛國之心,和孤兒院的院長是分不開的。
這家孤兒院的院長吳體仁是大陸吉省人,九一八事變後進入當時的京城,從小生意做起,靠著聰明才智賺了一些錢,但是幸福沒有持續多久,抗倭戰爭爆發以後,他隻能離開北平一路南下,最後輾轉來到港島,開辦了這家孤兒院,照顧一些孤兒。
從年輕時期就經曆過國破家亡的吳體仁,心裡的愛國之情無與倫比,他深切地感受到國家貧弱對於國民的傷害,所以對孤兒院裡的孩子一直強調愛國主義教育,要孩子們愛國愛家,好好學習,將來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如果遇到外敵入侵,就算是死,也要保家衛國,就算平時,見到外國人欺負華夏人,也要挺身而出,維護公平正義。
十幾年前,孤兒院就有幾個孩子偷偷北上參加了遠在c國的那場戰爭,到現在都沒有回來。
這些人也是莫世澤的哥哥,也是他的榜樣。
陳晉伸出手道:“那就這麼說定了,莫世澤同誌,這兩天我會把錢拿過來給你,最好立刻存進銀行裡,到時候我陪你去,辦好了存折後,存折就由你保管,一定要注意安全。”
聽到陳晉稱呼自己為同誌,莫世澤很激動,握住陳晉的手道:“請國家放心,我一定嚴格執行計劃,為國家努力賺錢。”
“好,那這兩天我會來找你,我們就在這裡會麵吧。”
“好的。”
陳晉突然問道:“對了,那個拆掉孤兒院的人是誰?住在哪裡?”
莫世澤不知道陳晉問這個乾什麼,不過一想到國家的力量,他激動地道:“那個老板叫李福全,住在太平山道18號,他手裡有不少打手呢。”
陳晉笑了笑道:“沒事,在國家麵前,這些壞人都是螻蟻。”
莫世澤高興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