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想了想,說道:“這個問題我請示一下安如山同誌,考慮到我們以後都需要這麼多物資,需要建立穩定的供應渠道,看一下能不能和省級單位建立物資專供協議,比如糧食和東三省的哪個省簽訂,他們有大農場,糧食產量高,可以為我們穩定地提供大米和麵粉,牛羊肉和內蒙談,水果和粵省或者壯省談,海產品和粵省或者閩省談,豬肉和蔬菜就算了,看看能不能我們自己建立供應基地。”
“這,國家會同意嗎?畢竟我們要的量可是很大的,這些省份可不一定願意,國家也不一定會讓我們這麼特殊化。”
“這其實是雙贏的方式,我們有錢,還可以提供種植和養殖技術,能擴大他們的生產,最終我們獲得了穩定的物資供應渠道,而他們提高了產量,除了供應給我們還有富餘,你說呢?”
陳晉倒是對自己的這個辦法很有信心,甚至想在請示安如山同誌同意以後,想搞一個全國招標會,在國防科工局出錢采購,並且提供種植養殖技術,尤其是各種營養液的情況下,和全國各省份簽訂協議,才能建立穩定的供應渠道。
魏英群不是那種老式的迂腐的乾部,是見過世麵的,視野很寬闊,知道陳晉的這種方法其實就是有限的市場競爭,也覺得有道理,因為上趕著不是買賣,有競爭才有壓力。
“打架鬥毆的問題怎麼辦?現在我們的工地太集中,工程兵那邊沒問題,都是訓練有素的戰士,就是工人那邊,尤其是民工,來自哪裡的都有,在工地上時間長了都有些壓抑,很容易發生衝突這段時間每天都會發生好幾起,光處理這個問題就要花很多時間,有時候指揮部的人還都會被打。”
陳晉之前也想來這個問題,說道:“打架鬥毆這個事一定要重視,現在零零散散地發生,那還是小事,但是矛盾衝突沒解決,就算控製住了,後麵也有爆發的危險,但是我們要轉變思路,不能我們主動去解決,而是要讓這些打架鬥毆的人自己主動去解決。”
“這要怎麼做?我和你說,這些都是工人,很多還是有正式編製的。”魏英群提醒道。
陳晉道:“首先,要把各項目組拉進來,不能讓它們置身事外,好像打架鬥毆和他們無關一樣,所以首先要把他們拉進來,我們設置一個平安綜治獎,設置積分,滿分一百分,每個月清零,不管什麼原因,參加打架鬥毆的人一次一個扣一分,直到扣滿一百分為止,如果月底積分保持九十分以上的,我們局裡給發獎勵,每個級彆的項目組不一樣,每個級彆扣分最多的三個項目組要處罰,扣減物資供應。”
魏英群笑道:“這個辦法不錯,經常我們指揮部的人去管的時候,這些項目負責人還跟我打哈哈,說什麼打架不過是小事,也要讓他們痛一痛。”
“除了項目組,個人也要有處罰措施,通知下去,抓到三次打架鬥毆的讓各單位把人帶回去,項目組扣十分,工程結束後,我們要評先進單位和個人,出現這種情況的,不得評為先進單位,負責人也不能評為先進個人。”
魏英群一拍大腿道:“哈哈,這麼一來,一旦發生矛盾衝突,這些負責人自己就去協調解決了,估計都不用我們出馬了吧?”
不怪他這麼吃驚,這在前世21世紀是很常見的做法,但是在這個年代,對工人是很寬容的,而他一直在漂亮國長大,漂亮國是zb主義社會,很少強調集體,一般強調個人,很少李勇評先評優的辦法來激勵員工,所以會對這個辦法覺得很新奇。
“你覺得行的話,趕緊叫指揮部的人起草通知,早點印發下去。”陳晉笑了笑道。
“好,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