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擔保製度(2 / 2)

陳晉擺了擺手道:“好好乾。”

“是。”

陳崢出去以後,陳晉在位置上坐了下來,開始思考國防科工局的架構問題。

讓陳崢負責這件事不是突發奇想的心血來潮,而是他對於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現在的國防科工局還是個草台班子,因為重心在延城園區的建設,但是架構問題也到了要開始解決的時候了,否則到了年底要正是運轉的時候,就會發現架構不完善,人員也不齊備的問題。

未來正常運轉的國防科工局,必定是一個以科研項目為主的機構,但是後勤保障的壓力也很大,同時材料、情報和保衛工作也很重要。

目前國防科工局高層就三個人,他、魏英群和艾振峰,還有一個田正平。

目前來說這樣的配置還是可以的,人少就意味著溝通可以有更高的效率,但是正式運轉以後,一方麵事務增加,另一方麵也是權力的約束和製衡需要,都需要多配幾個班子成員。

首先項目研究方麵由他直接管理,加上人事權,財務和後勤保障方麵可以交給魏英群,安全保衛方麵還是交給艾振峰,但至少還有幾個方麵。

第一個方麵是和其他工廠對接業務方麵,包括拓展業務、授權業務、物資和設備的采購等,又可以分為軍用和民用兩個方麵,必須要有對情況熟悉有一定人脈關係的人來操作。

第二個方麵是技術培訓方麵,包括要開辦的國防科工大學,都需要一個對教育很精通的人來管理,這個人必須要懂得技術的重要性,但是又要精通管理,和陳晉有共同的教育理念,能貫徹陳晉的想法。

現在負責的田正平距離還有很遠,隻是目前負責幾個培訓班還可以,等要開辦大學的時候,那是遠遠不夠的。

不過這樣的人才不好找,讓他自己去找,估計是找不到的,隻能去拜托安如山同誌了。

要知道這十幾年來,有很多有海外留學經曆的各方麵人才回國,這些情況,安如山同誌是最了解的。

想到這裡,他立刻列出了一個人才需求清單出來,到時候交給安如山同誌,請他去安排了。

清單裡除了大學的管理人才外,還有各方麵的研究人才,他也列出來了,希望安如山同誌能夠幫忙調集,畢竟要等國防科工大學的人培養出來還要好幾年。

不過這裡麵也涉及到對方肯不肯以及對方單位願不願意放人的問題。

他的辦法是首先提供優渥的條件,包括高工資、住房、配偶工作、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方麵的條件,吸引這些人才個人願意過來,另一方麵就是和他們所在的單位成為合作夥伴,聯合研究一些項目,做到利益的分享,達成共贏。

這樣的辦法能不能行得通還不好說,隻能說要先試一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