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微服私訪(2 / 2)

老人正是譚潤峰同誌,他笑著道:“這有什麼危險的?我就在華夏的首都,周圍都是我們的人民,怎麼會有危險?”

陳晉沒好氣地道:“領導,周圍還有很多敵特分子啊,而且最近因為國術聯合會的事情,成千上萬練武之人來到京城,他們可都是脾氣很暴躁的,要是不小心衝撞了您,那我不是闖了大禍了嗎?”

譚潤峰同誌擺手道:“沒事沒事,不打緊。”

陳晉也探查了一下周圍的情況,還好,很多警衛局的戰士在周圍保護,不然他就真的要被嚇掉半條命了。

“領導,您出來是有什麼事嗎?不如我幫您辦了,您還是趕緊回蘭香書屋吧?”

沒辦法,為了安全起見,以防萬一,陳晉還是想把譚潤峰同誌勸回去,不然彆說遇到敵特分子襲擊,就是曬了大太陽中暑,他也負不起這個責任啊。

譚潤峰同誌問道:“小鬼,你見過蘇渠同誌了?”

陳晉點頭道:“見過蘇老了,領導,蘇老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老前輩。”

譚潤峰同誌點了點頭,掏出一個信封道:“蘇老在郊區自己種了三畝地做實驗,自己動手,自力更生,想要知道一畝地最多能有多少收獲,我也很敬佩他,不過他年紀大了,身體沒這麼好了,我想讓你來照顧他。”

“但是他不願意啊,領導。”陳晉喊冤道。

譚潤峰同誌也沒有追究的意思,笑道:“他就是這個脾氣,這一輩子吃過了太多的苦,也見過了他多的人,不願意占彆人的便宜,也不願意給彆人製造麻煩,來,你看看這封信。”

陳晉接過信後打開來看,這是蘇渠寄給譚潤峰同誌的信。

信中首先對譚潤峰同誌對他的關心表示感謝,然後又提出一畝地畝產一千斤小麥是不真實的,至少是現在的種植水平達不到的,以他多年的種地經驗,現在在一畝地最多畝產240斤左右,這是他五年來種植試驗田得出來的平均數。

他希望譚潤峰同誌等領導同誌要實事求是,不能為了數字好看就好大喜功,農業的發展

“領導是對這兩個數據有疑問?”

譚潤峰同誌點頭道:“是啊,差異太大,我也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絕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基本的問題,也是最值得重視的問題。”

“領導說的有道理,隻是您當年在井山、延州的時候也熟知農事,對水稻和小麥的產量應該有所了解吧?”陳晉笑著道。

譚潤峰同誌歎了一口氣道:“正因為知道種田之難,種田之苦,我才希望水稻和小麥的畝產量能有大幅提高,畢竟現在不比以前了,投入的人力、化肥、機械都不是以前能比的。”

陳晉這才知道,譚潤峰同誌不是不懂農業,但為什麼他會相信那些放衛星的畝產量呢?因為這裡麵有他樸素的願望。

他是一個浪漫主義的人,有很多想法,隻是,有時候沒有根據實際情況來落實。

麵對這種情況,他也不知道怎麼勸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