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提著自己小小的行李包進了李俊他們的房間。
陳晉來到李月麵前問道:“文錦回來了嗎?”
李月搖頭道:“沒有,他下午打了電話回來,說晚上可能不回來了,要在八旗大營那邊忙到很晚。”
陳晉點了點頭,又問道:“冉老師沒有意見吧?”
李月白了他一眼道:“你自己去問啊,我怎麼知道?”
陳晉愣了一下,這是怎麼回事?剛才不還好好的嘛,怎麼突然就變臉了?
曹朗悄悄走過來道:“師父,師娘生氣了。”
“師娘?誰是你師娘?”陳晉沒回過神來,隨口問道。
曹朗朝廚房裡指了指道:“那不是師娘嗎?我都看得出來,師娘喜歡你。”
陳晉低聲道:“曹朗,李月同誌還不是你師娘,你也彆亂叫,聽到了沒有?”
曹朗趕緊哦了一聲,說道:“我知道了。”
“你怎麼知道她生氣了?”陳晉又問道。
曹朗看了看廚房那邊沒有人出現才低聲道:“師父,下午有個洋妞打電話過來找你,師娘,哦不是,是李月姐姐接的電話,後來她就心情不好了。”
陳晉知道了,是斯特娜打電話過來了,也不知道說的什麼事,估計是李月知道了不高興了。
讓曹朗去忙他自己的,他回到了書房,坐下後想起了李月和斯特娜。
說起來他對李月有好感,但就是缺一種衝動。
李月很好,人很漂亮,很像趙月茹,出身好,性格也好,學問也好,還持家有道,廚藝也很好,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沒有一起經曆風雨,總是缺少一點感覺。
而斯特娜則讓他有一種衝動的感覺,但是他知道和斯特娜其實很難有結果,文化差異是最重要的原因。
中外結合的婚姻很多都是這樣,如果一方沒有徹底遷就另一方,這樣的婚姻很難長久。
《心太軟》這首歌裡麵說了,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前世華夏有一個姓李的演員,三次婚姻都是嫁給外國人,原因是她認為華夏男人不懂得浪漫,對我來說毫無安全感,我認為我嫁給華夏男人不會有幸福,所以隻想嫁給外國人。
說起來,她還是出身軍人家庭,京城人,儘管父親極力反對,第一次婚姻,她還是嫁給了一個倭國人,後來發現在文化和價值觀上差異太大離婚。
後麵的第二段、第三段婚姻都是如此。
當然,在國家貧弱的國情下,嫁給外國人的華夏女人太多了,她們大多數過得不好,也不值得彆人同情,或許她們樂在其中呢?
如果陳晉是個玩弄感情的人,他或許會和斯特娜玩一玩,但他不是,也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去玩弄彆人的感情,他現在連工作的時間都不夠呢。
想了想,他還是決定不要貿然選擇,至少在12月份到布拉格參加工業機械博覽會之前,不要在李月和斯特娜之間做出選擇。
理性告訴他,選擇李月最合適,但是人有時候就是不理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