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飯吃的比較遲,因為陳旺夫婦倆出去買菜被打了,後來是萬鵬飛開車去更遠的地方買的,時間上耽擱了一些。
吃完早飯,陳晉把萬鵬飛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裡。
“都準備好了嗎,鵬飛?”陳晉問道。
萬鵬飛立正後應道:“準備好了,局長。”
昨天陳晉和貝拉頓溝通好了,由萬鵬飛帶著他去羊城和粵省方麵溝通供電問題,不過之前說好了隻帶過去,怎麼談和他沒關係。
為了萬鵬飛的安全,陳晉還讓徐誌良給他安排了兩個隊員進行護送,同時也提防英格蘭人出什麼幺蛾子。
彆提什麼英格蘭人是什麼狗屁紳士了,在外交上他們的醜陋小動作多得不得了,可以說是把不要臉和不誠實的性格發揮得淋漓儘致,我們不害人,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也是陳晉把萬鵬飛叫過來交代的目的。
“那好,你複述一下流程,以及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的處理原則。”
“是,今天上午十點鐘出發,預計在十一點左右,到羅湖橋與貝拉頓先生會合,過橋後,換乘大巴車去羊城,全程按照羊城方麵同誌的安排,預計英格蘭方麵會針對食宿及行程方麵提出疑問,我們的原則是尊重羊城方麵同誌的意見,不主動介入兩邊的爭執,如果確實要介入,要支持羊城方麵的意見。”
陳晉點頭道:“嗯,沒錯,不要害怕得罪英格蘭人,任何時候都要以我為主,站穩自己的立場。”
“是,局長。”
“行,那你去吧,有什麼情況也可以打電話回來,注意安全。”
“是。”
萬鵬飛走後,陳晉看起了斧頭哥的資料。
斧頭哥,原名田大柱,粵省南海人,1936年出生,從小練武,1958年到達港島,因打架鬥毆曾經入獄半年,出獄後加入社團,兩年後成為義記社團的一名堂主,因為打架時喜歡用一把斧頭,所以被稱為斧頭哥。
據看過他用斧頭的人說,他的斧頭使得出神入化,一把斧頭在他手上就像是長在他手上一樣,江湖傳說他曾經用斧頭擋過子彈,隻是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但他真正厲害的不是斧頭,而是拳腳功夫。
要說黑拳館,港島早就有了,甚至可以說,黑拳館在華夏存在了幾千年,在港島也有上百年的曆史了,畢竟港島開埠也不過一百多年。
華夏這個地方,自古以來賭性就很重,賭什麼的都有,比如鬥雞、鬥狗、鬥蟋蟀,鬥人更是普遍,比如相撲,古代除了男子相撲,還有女子相撲。
倭國的相撲不就是從華夏學去的嗎?
這玩意在華夏古代叫做角抵,起源於春秋時代,從春秋到秦漢時期時名為“角抵”,帶有武術性質。《漢書·刑法誌》有記載:“ 春秋之後,滅弱吞小,並為戰國,稍增講武之禮,以為戲樂,用相誇視。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禮沒於滛樂中矣。”。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關於西晉曆史的《晉書》有記載:“襄城太守責功曹劉子篤曰:‘卿郡人不如穎川人相撲。’篤曰:‘相撲下技,不足以彆兩國優劣。’”
相撲一開始跟武術是未嚴格分開的,但到了宋代,相撲從武術中分化出來,隻撲不打,更不許踢腳,以將對方扳倒為勝。
現在華夏人不玩了,成了倭國人的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