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發了一百萬港幣的獎金了,這筆錢就要從這1200萬美刀兌換的人民幣裡麵支出,如果財政部不給錢,這筆賬怎麼算?
“陳晉同誌,你這是什麼意思?”
看到陳晉的動作,方大同很是不高興。
陳晉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對安如山同誌道:“領導,這1200萬美刀,是我帶著國術聯合會的同誌們拚了命賺回來的,美刀在世界上有多值錢,您是清楚的,我沒有在港島把這些美刀兌換掉,還專門拿回來交給國家,按官方彙率折算已經夠可以了吧?怎麼還能不給錢呢?如果不給錢,國防科工局的經費怎麼辦?國術聯合會的經費怎麼辦?”
安如山同誌也是為難,他當然知道財政部的情況,國家一直積貧積弱,建國後兩次戰爭也是耗資巨大,加上之前自然災害這麼嚴重,還要償還S國的債務,導致國庫空虛,這3000萬也是一大筆錢了。
“陳晉同誌,這,財政部實在是困難,這3000萬能不能以後再給?”
方大同道:“領導,不行啊,3000萬已經相當於一個市全年的稅收了,這幾年我們都在還前幾年的欠賬,國庫拿不出3000萬啊。”
陳晉不爽了,怒道:“方部長,你這樣不好吧?我們這邊一大幫人從港島拚死拚活賺回來這1200萬美刀,你直接收走了?憑什麼啊?”
方大同也是有點不好意思,隻是國庫沒錢,他的腰杆子也硬不起來,說道:“這不是國家財政實在困難嗎?這3000萬也不是不給你,隻是要分批給,行不行?”
陳晉搖頭道:“不行,方部長,國防科工局需要錢,國術聯合會也需要錢,你說的分批給我,要是分的時間長了,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而且按照你們這樣的預算管理方式,財政收入永遠是不夠用的,等你給我這3000萬,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去了。”
安如山同誌道:“陳晉同誌,你也體諒一下國家的難處吧?”
陳晉說道:“領導,不是我不體諒國家的難處,而是財政管理不是體諒不體諒的問題,如果財政問題能體諒,是不是意味著說情會比實際的情況更有用?”
方大同不悅地道:“陳晉同誌,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作為組織的一員,作為一名乾部,難道不應該為國家做貢獻嗎?你這樣和領導討價還價,隻顧個人私利和小集體利益,是一個高級乾部應該做的嗎?”
陳晉怒道:“方部長,你這是在道德綁架嗎?任何一個華夏人都應該為國家做貢獻,但這並不代表每一個華夏人都不要吃飯了,大話誰不會說?如果財政部的同誌一年不領工資,我可以
把這1200萬美刀送給財政部,怎麼樣?”
方大同臉色一變,喝道:“你,你這簡直是不可理喻。”
陳晉哼了一聲道:“領導,我還是以前的觀點,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隻講奉獻不講回報,隻能用於一時,不能用於一世,子貢贖人的道理,兩千多年前的人都懂,不要說現代人了,隻有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機製,一個體係才能正常運轉。”
“換句話說,隻要建立了責權利相統一的機製,國防科工局和國術聯合會以後會源源不斷地賺回美刀,但如果財政部想白要這1200萬美刀,那就相當於殺雞取卵,以後就沒有更多的美刀了。”
“請領導自已想想吧?”
安如山同誌和方大同都臉色凝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