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裡強調政治學習,這是他的手段,不是他的目的。
現在這種手段也用在了科研領域。
除了國防科工局以外,其他軍方的研究機構,也在強調政治學習,甚至比研究任務還重要。
對於很多科研人員來說,政治學習不僅非常枯燥乏味,甚至是研究任務的阻礙,因為他會占用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他們非常反感搞這些形式主義的政治學習。
而矛盾也就在於這裡。
掌管這些科研機構的,不是科研人員,而是乾部,他們是按照上級的命令辦事的,至於研究任務,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外行領導內行便由此產生。
陳晉突然開口道:“領導對我這次派人突襲市政府,抓走溫航的行動怎麼看?”
胡成虎同誌疑惑地看了他一眼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算是不錯了。”
陳晉笑了笑道:“其實這次行動,我隻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要把溫航抓起來,至於具體怎麼行動,都是
“沒想到你的要求還挺高的。”
“那是,如果用直升機突襲市政府,速度可以更快,這次是來不及了,下次可以用這種方式試試。”
“你還想有下次?”
胡成虎同誌臉色一變。
陳晉笑道:“領導不覺得這是一種很有效的作戰方式嗎?就拿這次行動來說,京城市政府十幾年安安穩穩,沒有發生被襲擊的情況,這次是不是提了一個醒?”
“衛戍區、公安是不是應該有更好的表現?”
胡成虎同誌沉思起來。
“我們
部隊現在的演習已經逐漸變成了演戲,你糊弄我,我糊弄你,雙方都按照劇本行動,領導,演戲場上可以糊弄,戰場上可糊弄不了,到時候就是真實的血肉橫飛,付出的就是血的代價。”
“我們的指揮員可以在戰場上學會打仗,但是我們的很多戰士卻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如果有假想敵部隊,給這些部隊當陪練,再遇到這種要出兵的情況下,我們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可以少一點?”
部隊裡和胡成虎同誌一樣想法的人很多,十幾年不打仗了,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十幾年前,認為打仗無非就是大炮一轟,士兵一衝。
但是現在的戰場早已經立體化,火力密度遠遠超過了二戰時期。
陳晉都想著,什麼時候讓特彆行動隊給這些人來一場斬首行動。
胡成虎同誌道:“這樣吧,你之前提的建議,我再好好看看,實在不行,我們可以先組建一支部隊試試,人員和裝備都少一點,看看效果。”
陳晉笑道:“領導英明,試試就知道了,有了效果,誰還敢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