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章 周鎮南的震驚(2 / 2)

婁亞柳微笑著道:“陳晉不是從倭國搶回來一架F-4戰鬥機嗎?他已經開始仿製改造,準備生產兩種新戰鬥機,到時候我們就有新飛機了,而且還很先進。”

“真的假的?飛機仿製有這麼容易嗎?”張勇問道。

周鎮南也是認真看著婁亞柳。

婁亞柳道:“如果是其他單位,我還會懷疑一下,但是陳晉的國防科工局,我相信是沒問題的,你看看他們的新直升機,這麼快就研製出來了,性能完全超越直五,戰鬥機我看也會很快。”

張勇對飛機、軍艦的研製、生產不熟悉,也沒有覺得有多厲害。

但是旁邊的周鎮南卻是震驚了。

他現在算是半個海軍專家,妥妥的技術乾部了,自然知道軍艦、飛機這些高新技術武器的研製難度,對於現在的華夏來說無異於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就拿戰鬥機來說,華夏空軍從成立之日起,除了接收自Kt軍隊的159架各型飛機外,主力是後麵從S國采購的米格-15和米格-17戰鬥機,後來引進了米格-19,後來在米格-17和米格-19戰鬥機的基礎上,分彆仿製了殲五和殲六。

殲五已經嚴重落後,而殲六華夏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吃透,目前能生產的殲六,都是白天型的,也就說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而且還隻能使用機炮作戰,不能發射導彈。

直到後來的殲六甲才開始具備發射導彈的能力,但是因為殲六甲裝備的測距雷達搜索距離隻有2千米,這種發射導彈的能力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一直以來,殲六都是主要以機炮為主要作戰武器,並且創造了非凡的戰績。

而另一種戰鬥機殲七,此時已經從S國購買了資料,並已經開始研製,但是進展緩慢。

沒辦法,華夏工業基礎太差,每一次的進步都極為艱難。

這是空軍方麵的情況,海軍方麵情況更為糟糕。

華夏海軍一直有想要自行建造大型水麵艦艇的想法,但是一直沒有實現。

可以說華夏的海軍力量一直是非常薄弱的。

建國初期,華夏海軍基於國家現實經濟和科技狀況,奉行“空、潛、快”方針,即發展戰鬥機、潛艇、快艇。所以水麵艦艇部隊大量裝備的是輕小型快艇、護衛艇,缺乏大型驅逐艦、護衛艦。

這幾年海軍一直在準備研製驅逐艦,但是準備工作很不順利,各方麵的基礎都太薄弱,資金問題、技術儲備問題、生產工藝問題等等,都很難克服。

但是今年六七月份時,研製的進度突然加快了,原因就是華夏海軍獲得了漂亮國海軍一款還算比較先進的驅逐艦的圖紙,即查爾斯·F·亞當斯級驅逐艦,設計工作取得很大的進展。

如果不是有這份圖紙,新型驅逐艦的研製工作還要很長時間。

曆史上的051型導彈驅逐艦,於1960年開始研製,1967年6月才開始確定建造方案,1968年1月開始建造第一艘051型導彈驅逐艦,1971年12月31日,第一艘051型導彈驅逐艦交付部隊使用。

也就是說,陳晉提供的這份漂亮國菲林號驅逐艦的圖紙,至少讓華夏海軍第一型導彈驅逐艦的研製工作推進了三年半。

這也是周鎮南對陳晉及國防科工局震驚的地方,沒想到國防科工局竟然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

現在空軍和陸軍都和國防科工局有這麼深入的合作,或許海軍也可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