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到了這個部落存放肉類的小房間前麵,還沒靠太近,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腥味,讓他差點吐了出來。
隻見小房間裡密密麻麻地堆著一堆不知道是什麼肉,那些肉很多都帶皮,皮上的毛還留著。
眾所周知,很多野生動物的皮毛因為長期不清理,都是非常臟非常臭的,比如野豬,很多人可能沒有見過剛被打死的野豬,那可是綠頭蒼蠅的最愛,怎麼趕都趕不走。
野豬不僅外麵臟臭,肉宰出來後也是很腥的,一般人根本不敢靠近。
其實其他野生動物也差不多。
很多小說裡說對著什麼野生動物又抱又親的,肯定是腦子裡麵想當然,就是你自己養的狗,連續幾天不給它洗澡,你看看身上什麼味道,你還敢抱它親它?
但是這還遠遠比不上這麼多野生動物的肉塊堆在一起,簡直是直衝陳晉的腦門,讓他有一種眩暈的感覺。
小七也跟了過來,但是馬上轉身就走,它也受不了啊。
彆看小七是條狗,跟著陳晉之前還是條流浪狗,但是跟著陳晉以後它就不一樣了,吃的喝的都是乾淨的,還因為一直跟著戰士們住在一起,耳濡目染之下,也學習了戰士們的優良作風,變得愛乾淨了。
在分局警犬隊訓練了這麼長時間以後,它還學會了自己整理內務呢。
所以現在看到這些又腥又臟的肉塊,它也要趕緊跑了。
陳晉看了看那些肉,看上去有野豬肉、野牛肉、各種鹿肉等,加起來恐怕有幾千斤,有些已經發黑了,應該是雪人們為了過冬提前準備的。
這麼看來,雪人雖然已經有了一些組織性,但應該還沒有到部落的程度,還是在群居時代。
要想進入到部落時代,必須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是?社會組織的演變。原始社會早期,人類以氏族為單位聚居,氏族成員按母係血統計算,形成母係氏族。隨著人口增長,母係氏族逐漸分裂成新的氏族,這些氏族之間保持血緣關係,形成胞族或部落?。後來,近親婚配被限製,形成了“同姓不婚”的習俗,不同姓的部落通過通婚或爭奪資源聯合或鬥爭,逐漸發展成更大的部落聯盟?。
二是?生產力的進步。原始社會早期,人類主要依賴采集和漁獵為生。隨著生產力的進步,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逐漸發展起來。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貧富分化與不平等開始出現,形成了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聯盟,社會初步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
三是?貧富分化和階級的形成。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男性在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中的作用增強,母權製逐漸被父權製取代。父係氏族公社時期,生產力獲得極大發展,勞動產品有了剩餘,私有觀念產生,貧富分化加劇,階級社會萌芽。部落首領的權力逐漸加強,氏族內部出現顯貴階層,部落之間為爭奪地盤和財產不斷爆發衝突或戰爭?。
四是?文化的發展。原始社會末期,社會生活從采集狩獵轉向食物生產,早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逐漸產生。比如中華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氏族成員的生活方式也從依賴集體轉向個體勞動,氏族公有逐漸轉變為私有財產?。
而現在這群雪人還處在一家人,或者一個家族聚居在一起的階段,生產方式上隻有狩獵和采集,沒有農耕、放牧的跡象,也沒有貧富分化,語言和文字也還沒有產生。
隻能說已經有了一些文明的萌芽。
就在陳晉思考的時候,大雪人高興地跑了過來,大聲道謝:“謝謝你,你的藥太有用了,他們都好多了。”
陳晉點頭道:“有用就好,那些藥你要好好保管,以後救命的時候用。”
“嗯嗯,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保管。”
大雪人答應著,從脖子上扯下一個東西來,塞進陳晉手裡,說道:“這個東西送給你,請你收下。”
“這是什麼?”
陳晉疑惑地拿起來看了一下,才發現是一塊白玉,玉質很好,通體透亮,潔白無瑕,看著就很舒服。
這塊白玉呈方形,是塊玉牌,長七八厘米,寬三厘米左右,厚大概在五毫米,上麵還刻有字,隻是整塊玉牌都是白的,一時也看不清楚。
陳晉立刻探查了一下,才看清楚玉牌兩麵都有字,都是陰刻的小篆,一麵是三個字“蘇子卿”,他大吃一驚,這是蘇武的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