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間對於陳晉來說是比較清閒的,他正在做龍威電影公司的發展規劃。
目前來看,龍威電影公司在港島的起步還算是順利,第一批電影順利拍攝,並且在港島上映,票房表現還不錯,不管這兩部電影在西方國家的票房表現怎麼樣,但在港島以及東南亞肯定會很不錯。
毫無疑問,這將在港島引起功夫片的潮流。
其實從前世港島電影的發展曆史來看,港島電影曾經很輝煌,但是後來沒落了,到了21世紀以後越來越沒落,幾乎沒救了。
這裡麵的原因很多,但有一個原因是肯定的,那就是港島電影發展得雜亂無章,毫無秩序。
從50年代的黃梅調到60年代的武打片,再到70年代布魯斯李的功夫片等,港島電影出現了很多類型的電影,如武俠片、功夫喜劇、喜劇片、靈幻片、槍戰片、風月片等。
但是每一個類型的電影賺錢以後,就有很多人跟風拍片,跟風的人都是粗製濫造,隻是為了賺快錢,於是很快這個類型的電影就充斥電影院,導致最後沒有人看這個類型的電影。
這次也是一樣,《黃飛鴻之壯誌淩雲》賺錢以後,肯定會引發一大批人去跟風拍《黃飛鴻》甚至其他功夫片。
他必須在這些人跟風之前,采取措施防止這些人把功夫片搞死。
他想的辦法就是大的原則不變,小的改動多一些。
因為華夏的曆史文化和國術是龍威電影公司發展的基礎,也是優勢所在。
陳晉不僅在港島收集劇本,還在國內也收集劇本,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隻是寫劇本呢?
現在收獲都還不錯,收集到的各種題材的劇本有幾千部了,以後隻會越來越多。
更重要的是他的木星芯片裡也有很多成功的劇本,不僅有華夏的,還有外國的,可以修改一下。
這樣的話,他就可以在古代的、現代的、純華夏的、華洋結合的這些題材當中選擇,引導港島電影的潮流,在跟風電影搞死動作片之前,先改變潮流,讓那些跟風片賺不到錢,甚至虧本,儘可能地保護港島電影,讓真正拍電影的人都能賺到錢。
很快天黑了,他伸了個懶腰,下樓去餐廳準備吃晚飯,吃完晚飯,曾紅軍也差不多就要到了。
說起來東北這一塊天氣冷是冷,但是物資還真的不缺,尤其是火車站,特彆是像滿裡這樣的口岸,物資更是充足。
晚餐也挺豐富的,二合麵饅頭、玉米麵糊糊還有大肥肉片子炒蘿卜、紅燒肉燉土豆、炒大白菜,有葷有素,已經是夠可以了。
他在餐廳外麵碰到了陳崢,其實也不是碰到,因為陳崢就是在等他。
“局長。”
陳晉嗯了一聲後問道:“嗯,吃飯了嗎?”
陳崢搖頭道:“還沒有,局長,火車站裡被扣起來那幾個人,還有滿裡鐵路局的那幾個,一直在喊著要見您,您看見不見?”
“不見,晚上等特勤局的人來了,把他們移交給特勤局,但是要記得跟蹤一下他們的處理結果,如果有時間,我還是想親自處理的,但是我們現在趕時間,把人交出去也不是要做甩手掌櫃,明白嗎?”
“明白了。”
陳崢應了一聲,接著卻欲言又止。
陳晉說道:“有什麼話就說,不要扭扭捏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