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繁榮需要燃料和花肥,你們又不是我們的真正子民,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不錯了;如果不滿意,那就努力個人奮鬥、創造財富神話嘛。
民生問題,加上貪汙成風等等弊端,香江社會現在形容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不為過。民怨積累之下,搞不好又會出現一九六七年那種局勢動蕩。
顯而易見,對香江居高臨下、縱覽全局的英國,心裡明鏡一樣,而下一任港督難產,恰恰是最好的佐證。
可笑的是,好多人還按照慣性思維,各種巴結自己心目中的熱門人選——署任港督一職的輔政司駱樂民。
事實上,駱樂民已經,以及還在暴露出來,舊殖民地官僚的種種問題。
舉一個例子,去年,也就是一九七零年,港府成立了一個薪俸調查委員會,負責檢討公務員薪級架構和薪俸製度。
駱樂民的施政舉措,簡單來講就是,拿教師和護士開刀,減薪沒商量!..
如此一來,反彈是必然的,駱樂民在很多香江民眾心裡,儼然名聲臭大街了。
在分析完了,英國應該是想遴選一位“新式”港督後,高弦又指出,隨著米國總統尼克鬆明年訪華,香江的周邊國際環境,也將會隨之發生劇烈變化,進而會非常考驗下一任港督的能力。
高弦的這篇專欄文章一出,《明報晚報》的當日銷量暴漲,數次加印,自不必說,其包年訂閱數同樣陡增,並且電話不斷打進明報報社,詢問高弦的下一篇專欄文章,何時出版。
《明報晚報》總編林行智為此急匆匆地來找高弦,“高先生,您的這篇分析下一任港督人選的文章,太讓人意猶未儘了。”
“既然您的分析,已經讓很多人相信,下一任港督,會是一位‘新式’港督,那肯定也研究了,這個人選可能來自哪裡。”
“不知道這個分析,何時呈現給讀者?”
高弦打趣道:“你這麼著急啊?”
林行智陪笑道:“這不是趁熱打鐵嘛。”
“我是擔心產生誤導,所以才保留了一部分觀點。”高弦微微頷首,“既然林總編親自登門催稿,那就明天上午吧,我交剩下的稿子。”
“不敢催,不敢催。”林行智很體貼地說道:“我知道,您事務繁多,您慢慢寫就行,明天《明報晚報》的出版時間,延後到下午兩點,甚至三點,都沒有問題。”
高弦當然犯不著拿捏林行智,轉過天來,《明報晚報》於下午一點,準時和讀者見麵。
在最新的專欄文章中,高弦認為:時間不等人,英國應該已經基本確定了下一任港督的人選,隻不過礙於香江的複雜局勢,而暫時沒有對外宣布罷了。
或許,今年六月份的英女王壽辰授勳名單,可以看出下一任港督人選的端倪。
因為,曆任港督在上任前,往往會被授予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
按照這個方向,再用履曆、年齡等條件,限製範圍,便可以大致鎖定目標了。
看到高弦的分析後,無數人猶如醍醐灌頂,眼前豁然開朗。
於是乎,下一任港督究竟是誰的謎底,開始展現在香江民眾麵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