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6章 進入電視領域(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7553 字 2個月前

實事求是地講,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在香江證券交易所的掛牌上市過程十分順利。

畢竟,有著將近五倍的超額認購基礎,以及怡富熟練的操作、香江證券交易所有意的照顧,在那裡支撐著。

不過,在現階段香江股市大牛市的背景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股票的表現,就談不上有什麼亮點可言了,難免愧對它獨霸香江電影行業的金字招牌。

可能被這種乏善可陳的平庸所拖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掛牌上市後沒幾天,其股票賣出的勢頭明顯增強,原本上揚的股價,隨之後繼無力地停下了腳步。

高益指數給出的分析極其簡明扼要,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坐擁香江電影行業首屈一指的製作資源,卻在經營方麵,沒有給投資者帶來值得期待的後續表現,而其他競爭者卻能不斷製造驚喜。

邵誼夫顯然很快意識到了,既然選擇成為了公眾上市公司,那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運作,自然會和以前有所不同。

打個比喻,如果把方誼華安插進邵氏兄弟電影公司、逼得鄒聞懷出走的這場戲碼,挪到已經掛牌上市的現在,那所帶來的反響,絕不會僅僅止步於重磅的香江娛樂圈新聞。

在生意場打拚多年的邵誼夫,親身理解到了掛牌上市公司在股市中怎樣才能如魚得水的遊戲規則後,趕緊把這些天開會研究對策的成果,精心包裝一下,送到公眾麵前。

簡而言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公布了未來一到兩年間,傾力打造的製片計劃。

果不其然,大肆吹噓一番後,邵氏兄弟電影公司股票的表現,大有起色。

其實,這些變化已經和高弦沒有什麼利害關係了,他也懶得關注。

但有一樣,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突然變卦,選擇香江證券交易所,做為第一上市交易所,對遠東交易所主席李福照震動不小。

為此,最近忙著給遠東交易所換個更大的新家的李福照,專門把高弦找過來,疑惑不解地問道:“我記得,你曾經說過,你和邵誼夫專門聊了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掛牌上市的事情,過程很愉快,對方也有意選擇遠東會做為第一上市交易所,可最後的結果,怎麼一下子就變得南轅北轍了?”

高弦故作苦笑地聳了聳肩,“我也被這個變化搞得措手不及。”

“要知道,之前我確實和邵誼夫交流得很順利,高益還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掛牌上市,做了一部分前期準備工作。”

“原本我以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動作,看起來有點慢,是在耐心等待股市行情的進一步利好;沒想到,竟然被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搶走了。”

“為了搞明白怎麼回事,我特意打聽了一下,這才知道,本次截胡過程中,不但怡富砍掉了一半的傭金,香江證券交易所也給出了真金白銀的優惠條件。”

“我琢磨了一下,發覺,怡富和香江會這次聯合出手,還真稱得上穩準狠,一下子就讓我們的優勢蕩然無存。”

“這場狙擊如此有針對性,讓我不由地產生懷疑,是不是高益內部出現了倒賣情報的內鬼;可經過一番自查後,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後來,我又一想,遠東會是高益的主戰場,應該不會有人吃裡扒外,把一塊好肉,推到外麵去加工。”

聽著高弦絮絮叨叨地講了一大堆,李福照若有所思,愣了好半天,都沒有吭聲。

最後,李福照突然歎了一口氣,轉移話題道:“交易所這個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胡漢輝的金銀證劵交易所剛正式開業。九龍和新界那邊就有人把活動擺到台麵,也準備跟風地開辦交易所。”

“真是胡鬨,香江這麼小,怎麼可能容得下那麼多的交易所!”

“確實如此。”高弦深有同感地說道:“我曾經和正府副財政司夏鼎基討論過香江的交易所現狀。”

“我們遠東會承接香江會不願意為華資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成立得合乎時代的需求;胡漢輝的金銀證劵交易所,以金銀交易為主,也算得上一個有益的補充。”

“所以,現階段香江證券行業三所並立的局麵,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市場的飽和上限。”

“如果非要再巧立一個名目的話,那就是,模仿米國那邊的納斯達克,為那些不符合三所掛牌上市要求的公司,提供一個創業板的平台,降低資質要求,強行上市融資。”

“一旦這個第四家交易所出現,便意味著,香江掛牌上市公司的整體素質,會被大幅度拉低,股市也會隨之陷入失去理智的境地,最後集體狂歡得以崩潰收場,大家都沒得玩。”

李福照聽到這裡,關切地打聽道:“夏鼎基有沒有透露口風,正府什麼時候會采取措施,限製新交易所的成立。”

這就是時移物換、滄海桑田了,換到一年半前,李福照絕不會問出,希望正府監管交易所成立的話。

高弦沉吟道:“我估計,夏鼎基下半年走馬上任財政司後,便會著手出台,監管新交易所成立的政策。”

“希望能先維持著目前三足鼎立的格局,否則的話,大家都會一損俱損。”李福照長出一口氣,“遠東會換到一個更大的空間後,服務質量必然會進一步提升,希望能隨之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

“那是當然。”高弦笑道:“到時候,交易大廳外的‘金魚缸’,便可以容納更多的股民,流連忘返了。”

……

圍繞著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掛牌上市發生的各種小插曲,就這樣算翻篇了。

高弦顧不上揣摩,李福照怎麼看待遠東交易所內存在“叛徒”的可能,因為環宇電子另覓生產基地的計劃,已經有了眉目,進而牢牢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風塵仆仆的環宇電子經理戴之亮,興衝衝地彙報道:“正如老板所預料的那樣,在幾個考察目標當中,星加坡的建廠環境最佳。”

高弦給已經有了根基的環宇電子,選擇的下一個主打產品,是電視機和計算機顯示器。

在技術上,高弦沒有好高騖遠,讓環宇電子一步到位地去搞,索尼那種單槍三束管構造的特麗瓏,先把黑白電視機和單色計算機顯示器弄明白就行。

但即使這樣,官方扶持的工業體係環境,仍然不可缺少。

可以這麼說,在這個時代,零起點沒關係,隻要當地官方有意願、有決心發展,就能趕上一本、歐洲、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