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8章 金銀會董事加彙豐董事(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7519 字 3個月前

以高氏商業集團的實力,投資高檔時裝領域,純屬小事一樁,關鍵是跟上世界潮流的同時,如何體現出自己的特色,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現階段,香江倒是有一部分設計師去歐洲進修,而將其彙集起來,打造一個屬於本土的班底,則需要一個過程。

高弦一向有耐心,反正現在要做一件新領域內的事,起點遠比三年前他創業時期高得多,成功率自然也跟著變大。

當下高氏商業集團真正消耗資金的地方,是大量囤積和定購了各類生活必需物資。好在牛奶公司有足夠的庫房,無需在物資保管方麵支出額外的費用。

相比於外界看不懂高弦突然進軍香江能源市場,囤積和定購各類生活必需物資這個動作,並沒有引起外界的注意,因為負責執行的公司,並非像環宇電子和尚華文化那樣的公眾上市公司。

高弦對於高興集團的運作,秉持抓大放小的風格,而囤積和定購各類生活必需物資是他親自下的指示,部下們不管能否領會其中含義,都得認真執行,

由於高弦在米國競拍下一塊大油田,讓他進軍香江能源市場的舉動,從可笑變得可行,故而部下們對囤積和定購各類生活必需物資,都很端正態度。

囤積和定購各類生活必需物資的一大來源,是今年內地舉行的春季廣交會。

自從米國總統尼克鬆成功訪華後,中國和諸如英國等等眾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外交關係提升到了大使級,進而給中國的對外貿易帶來了重大利好。今年春季廣交會盛況空前,便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高弦雖然沒有親自參加這次的春季廣交會,但他的善意仍然不受影響地傳遞給了內地,畢竟那些訂單可都是真金白銀。

一直都很注意生產安全的高弦,親自把每個倉庫都走了一遍。

當視察存放白米的倉庫時,高弦對李若希吩咐道:“如果價格合適的話,公司可以從泰國等地,再多進一批貨。”

相比於集團內不少管理層人員以為,這種囤積和定購各類生活必需物資的舉動,是為了打一場價格戰,擊垮包括和記新開的萬佳超市在內的零售領域競爭者,李若希明白高弦的真正意圖,是應對一場即將到來的劇烈通貨膨脹。

可李若希還是犯了嘀咕,“老板,我們現在囤積和定購的各類生活必需物資,數量可不少了,估計都能比得上軍備的標準了。”

“準備充分一些無大錯。”高弦淡淡一笑,“根據我的研判,即將到來的通貨膨脹率有極大可能達到兩位數。”

李若希聽得一縮脖子,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會是怎樣一幅情景?

……

高弦的分析能力,核心層的部下們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眼前就出現了一次驗證,即瘋狂上漲的金價,終於還是轉頭了。

六月二十七日,香江金銀貿易場的九九成色黃金的價格,升至每兩七百五十六點五港元,創下曆史最高紀錄後,急轉而下,讓不少失去理智的投資者措手不及。

不得不說,有起有伏的周期規律,最是無情,也不可阻擋。

以為自己可以準確地捕捉波峰和波穀,結果吃了苦頭的那些人,唯有認賭服輸。

《信報》總編林行智就這一金市重大波動,采訪高弦時,問道:“據我所知,高益之前已經停止香江本地買入黃金的操作,這是不是意味著,高益沒受到這波下跌行情的不利影響?”

高弦微微頷首,“可以這麼說。”

林行智追問道:“那麼,高益還會在香江金市繼續做買賣交易麼?畢竟,現在金市行情急劇下跌了。”

高弦緩緩地開口道:“我想,我應該糾正一下你的說法,現在香江金市行情急劇下跌隻是一個表象,實質上是回歸理性,接近國際金價。”

“我相信,在香江黃金管製完全放開前,剩下的這半年緩衝時間裡,不會再出現類似這種香江金市價格遠超國際金市價格的特殊現象了。”

“在這種情況下,高益恢複正常的黃金買賣交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我還可以直接給出時間表,也就是七月上旬吧。”

飛快地速記了幾筆後,林行智抬頭笑道:“高先生對香江金市行情走向的信心,竟然這麼強?”

高弦聳了聳肩,“我當然是基於客觀事實,做出來的深思熟慮的判斷。”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今年很多倫敦金市交易商已經來到香江,或者設立辦事處,或者直接開公司,緊鑼密鼓地展開布局。”

“隻要明年香江的黃金管製一徹底放開,香江便會自然而然地迅速出現一個倫敦本地黃金市場,進而使得香江金市真正和國際金市接軌。”

“另外,就黃金本身的價值來講,美元貶值明顯,黃金自然成了最佳的保值品。”

“再說黃金投資的前景,雖然米國目前還禁止私人買賣和持有黃金,但大勢所趨之下,相信很快就會采取類似香江這邊的政策,放開對黃金的管製。”

“一本的情況,和米國差不多,目前同樣不允許私人買賣和持有黃金,可如果米國取消黃金管製了,一本的政策鬆動還會遠麼?”

“一旦米國和一本這樣的重量級發達經濟體放開黃金管製,全球金市都會隨之更加活躍,香江金市憑借自身優勢,肯定會名列前茅。”

林行智思索著問道:“高先生,是不是可以這麼說,即使現在有的投資者被套在最高的黃金價位上,也不必驚慌和沮喪,隻要耐心等待,金價隻會漲得更高。”

高弦打趣道:“我覺得,所謂的解套,金市的情況肯定比股市的情況樂觀許多。”

林行智會心地笑了起來,“香江的股市是真的沒法形容了,被投資者冷遇得,連股評都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高弦順著這個話頭,隨意地問道:“《信報》的銷量怎麼樣了?報社運作有什麼困難麼?”

林行智麵露感激之色,“有高先生的大力扶持和悉心指點,《信報》不像之前的《明報晚報》那樣,關注點隻局限於股經,而是把視野擴展到整個財經領域,果然迎合了市場的需求,銷量不斷增加,報社正在發展壯大。”

“那就好。”高弦點了點頭,“香江的商業氛圍如此濃厚,可媒體隻關注股經,實在有失偏頗,《信報》一定不要錯過在這個空白領域獨領風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