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9章 一邊拯救微軟一邊推動炒作(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992 字 2個月前

高弦正忙著和高盛估值環宇個人電腦業務,周文耀突然彙報過來一個情況,“老板,蓋茨急著見您,微軟遇到麻煩了。”

“微軟能遇到什麼麻煩?”高弦頗感意外。

“好像微軟被加拿大一家名為波特克的公司盯上了,就是收購了牛郎星電腦的那家公司,對方想占有微軟的basic語言編譯器產品。”周文耀解釋道:“不過,更詳細的情況,還得聽蓋茨當麵跟您說。”

“好,讓他趕緊過來吧。”高弦暫時放下了手頭上的工作。

很快,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兩個人灰頭土臉地出現在高弦的麵前,前者端起秘書送過來的水,一仰脖,喝了個精光,倉皇和狼狽顯露無疑。

這也難怪,蓋茨今年不過二十二歲而已,按照一般青年的成長軌跡,剛剛大學本科畢業,進入社會工作,何嘗想到商海如此險惡。

高弦擺出知心老大哥的姿態,和聲說道:“沒有過不去的坎,彆著急,你們仔細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蓋茨定了定神,開始道出事情原委。

微軟公司目前隻有一種產品,那就是basic語言編譯器,並按照微處理器指令架構分為intel8080和z80、mos6502三種。

有必要額外說明一下,像微軟公司這種經營模式,稱之為獨立軟件供應商,相對於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新鮮的事物。

在個人電腦興起之前,軟件都是硬件產品的附屬品。

像ibm賣system/360大型機的時候,交給客戶的係統就把硬件軟件都包括在裡麵了。

即使是現階段的環宇個人電腦,也是把各種實用軟件打包進產品,當一個整體去賣,進而讓客戶得到立即可用的係統。

環宇個人電腦這個模式的好處在於,大部分個人電腦客戶隻關心產品功能,沒能力像黑客、資深電腦技術愛好者等群體那樣,自己有渠道尋找可用的軟件,而環宇個人電腦直接包含了提供主要功能的軟件,省去了無數麻煩。

可以說,獨立軟件供應商直接向計算機廠商銷售產品是當下的主流,而獨立軟件供應商和個人用戶之間,還很難進行交易。

因為軟件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產品,非技術人員很難想象代碼是什麼樣子,最多也就能理解為存儲在紙帶、磁帶、冰箱一般大的硬盤、最近幾年才出現的軟盤上的內容,進而也沒有一種真正可操作的商業模式。

畢竟,軟盤還沒有完全流行開來,而且與之配合、提供讀寫功能的軟盤驅動器,也沒有成為所有個人電腦的標準配置;至於紙帶、磁帶、硬盤,也不適合普通消費者使用,讓軟件的買方和賣方都不知道如何交付。

至於那些黑客和資深電腦技術愛好者,雖然能夠自己找到軟件,但他們基本上不會向獨立軟件供應商支付使用費用,屬於盜版用戶。

為此,蓋茨甚至曾經年輕氣盛地發表一封公開信,指責這種不尊重軟件版權的行為,如果獨立軟件供應商得不到收入的話,那還有誰願意開發出功能更強大更好用的軟件呢?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廠商是微軟最主要的客戶。

其中,牛郎星電腦公司為了使用intel8080版本的basic語言編譯器,向微軟支付了二十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