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8章 嗬嗬人設果然靠不住(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404 字 2個月前

說起來,佳藝電視的衰敗速度,快得有點出人意料,甚至可以用羅生門形容整個過程。

佳藝電視董事會從同行那裡高價挖來以周梁淑怡為首的團隊後,集中資源搞了一個所謂的“七月攻勢”,可惜花錢如流水,收視率卻未及預期,尤其還被股東怡和的“私活兒”坑了一把,在收視率之外,賠進去了媒體公信力。

鑒於這種情況,八月初,周梁淑怡引咎辭職;佳藝電視董事會接下了這個辭呈後,也就是過了半個月的樣子,突然發表聲明,佳藝電視因為財政陷入困境而停止運作,並且即日停播節目。

對此,外界自然免不了各種猜測,諸如派係林立、龍爭虎鬥之類,都快夠拍時下流行的長篇電視連續劇了;與此同時,香江社會上扼腕歎息之聲不絕於耳。

畢竟,香江電視行業進入三台並立時代以來,由於競爭加劇的緣故,確實有了一番新氣象,僅從觀眾這個角度而言,節目可謂精彩紛呈。

所以,佳藝電視停止運作,不僅僅是一家電視台麵臨倒閉的商業問題,還是一個牽涉甚廣的社會問題,尤其當佳藝電視數百名職員何去何從的問題接踵而至的時候。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高弦爵士,太平紳士成了一個熱門的力挽狂瀾人選,更確切地講,被社會輿論一廂情願地選中了。

隻不過,高弦不吃這一套,做出了非常冷淡的回應。

要知道,高弦的部下已經搞清楚了,在高益銀行擠兌風波當中,佳藝電視扮演了一個非常不光彩的角色,隻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利益驅動,把真憑實據擺到公眾麵前了,可佳藝電視開了一個很壞的頭,是毫無疑問的。

高弦除了不想違心地去當那個爛好人之外,也認為佳藝電視的性質,注定其無可救藥了。

在佳藝電視的主要股東中,商業電台、《星島日報》、《華僑日報》、《工商日報》都是媒體,可以提供一些共通的行業經驗;怡和和林家財力不俗,想要通過佳藝電視,得到商業利益之外的資源。

這樣一種組合,稱得上各取所需,按理來講,佳藝電視應該具備長遠發展的動力才對。

誠然,佳藝電視因為燒錢過度,開始鬨起了錢荒,但股東們隻要願意,湊點錢,佳藝電視勒緊腰帶過日子,還是辦得到的,不至於走到停止運作,接下來極可能破產清盤這一步。

究其原因,大勢使然,商人不會看見前麵是坑,還腳步不停地掉進去。

這個大勢就是,米國和中國雖然還在談,但已經可以預見到,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近在眼前,換而言之,米帝把寶島這個籌碼隨手推到了邊緣化的位置,進而香江這個輿論宣傳陣地對寶島而言,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價值了。

而佳藝電視從創辦之初,便和寶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職員到寶島的電視台接受培訓;《星島日報》、《華僑日報》、《工商日報》這三個股東是香江眾所周知的親寶島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