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4章 高爵士陪你們玩玩對手遊戲(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8101 字 2個月前

() 越大的生意越需要耐心,當前正在進行的亨特家族炒作白銀期貨行動,便周密謀劃多時,才能把這麼多人拖下水。

既然邁克爾布盧門撒爾有熱情去運作寶來公司的事情,那高弦就放手任其發揮,好整以暇地坐等成果。

反正,眼下的工作重點不是寶來公司,而是如何安全度過這一波黃金和白銀瘋狂行情的崩潰,再看看有沒有殘留價值高的倒黴者可以收為己用。

紐約商品交易所已經專門針對亨特兄弟在白銀期貨市場的興風作浪,出台了新的金融杠杆使用限製規則,算是給亨特兄弟囤積白銀行動蓋了一個“帽”,使得他們基本不能再往大搞了。

其實,高弦如此關注的原因,除了近期可見的利益得失之外,還有未雨綢繆,即觀察一下米國人怎麼應對此類危機。

目前香江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經基本形成了,就拿外彙市場來講,根據高益掌握的非公開數據,在上個月,也就是一九七九年的十二月,香江外彙市場每個交易日的平均成交額達到二十五億美元,而香江銀行業持有的遠期外彙,則突破了五百億美元。

再說能夠投資保值、抗衡通貨膨脹的黃金,香江金市的平均日成交量已經達到一百萬盎司以上,超過了瑞士蘇黎世,地位上僅次於倫敦金市、紐約金市,成為全球金市二十四小時運作一周期中的重要一環,儼然扮演著亞洲區的定價角色。

這種生機勃勃的局麵,自然得益於港府放開了金融管製,可另一方麵,投機之風盛行,也必然埋藏下極大的風險。行情好的時候,歌舞升平;行情差的時候,資本就拍拍屁股跑了,留下一地雞毛,管你死與活!

頭腦清醒的高弦,暗地裡估計,自己牽頭創辦的香江期貨交易所,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幾乎必然存在一種生死存亡的風險,即稍有不慎,便會被類似亨特兄弟炒作白銀期貨那樣的大型投機遊戲,拖累得關張大吉。

如何既不明顯壓製資本的投機興趣,又能有效管控投機造成的風險,可謂相當考驗平衡之道。

帶著這種審視,高弦離開米國,分彆在多倫多和溫哥華的家呆了幾天,然後便回到了香江。

從商機和賺錢難易程度來講,高弦覺得香江能不爛掉,還是不爛掉為好,進而他相當維護這個基地的整體利益,希望儘量減少全球資本市場震蕩帶來的巨大衝擊。

因此,高弦馬不停蹄地挨個圈子互動,介紹自己從米國這個全球資本市場中心收集到的情報,像易家、馬家之類的最親近圈子,直接明言,遠離金銀交易;至於其它圈子,則是含蓄程度不同的暗示,黃金不可能十幾年如一日地瘋漲下去,小心反被割了韭菜。

像這種相對私密的提醒,到底能有多大的效果,高弦還真不敢打包票,

因為,類似眾所周知的香江證券市場,在目前這個時代存在著香江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四家交易所,香江金市也分成了幾個部分,由香江金銀業貿易場、香江期貨交易所、香江本地倫敦金市組成。

其中,香江金銀業貿易場資曆最老,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本世紀,也就是二十世紀初那時候大清還沒亡呢,在交易量大、信譽卓著的同時,也地方色彩濃厚,比如一直采用每兩黃金若乾港元的單位進行交易,其目前的理事長是創辦了金銀證券交易所的胡漢輝。

香江期貨交易所由高弦於一九七六年創辦,自然而然地高弦一直擔任著香江期貨交易所的主席。

有高爵士坐鎮,稱得上初生牛犢的香江期貨交易所,肯定要與國際接軌,比如黃金期貨品種的交易單位便采用了每盎司若乾美元的形式,而且像紐約商品交易所這樣的世界性商品期貨交易所都提供期貨買賣。

順便提一句,推出黃金期貨品種的香江期貨交易所,和以黃金現貨交易為主的香江金銀業貿易場之間,並沒有無法調和的利益衝突,進而關係可謂融洽。

至於香江本地倫敦金市的情況,就複雜多了,顧名思義,這是倫敦金市在香江這個英國殖民地的“投射”。

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後,以美元為代表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貨幣貶值,像黃金這樣的貴金屬保值物,以及石油之類的大宗商品升值,進而得到資本的青睞。

一九七四年,港府取消了對黃金的管製;一九七五年,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米國取消了對黃金的管製;一九七八年,亞洲第一大經濟體一本取消了對黃金的管製。

顯而易見,在取消管製黃金時間表上先行一步的香江金市,對國際資本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各種金商、經紀行、投資銀行,可謂是紛湧而至。

具體來講,歐洲方麵有,英國倫敦的五大金商一一一莊信萬豐、莫加達、羅富齊、萬達基、金多利,瑞士的瑞十信貸銀行、瑞士銀行、瑞士聯合銀行,德國的德意誌銀行、捷能銀行;北美方麵有,加拿大豐業銀行、米國銀行、波士頓銀行、米國信孚銀行、萬國寶通銀行、添惠證券、美林集團、摩根信托、利寶銀行、雷曼兄弟,等等。

諸如此類的國際性投資機構,把香江金市當成黃金交易對衝和套利的自由地,不管是現貨買賣,還是期貨交易,都不放過,反正怎麼賺錢怎麼來,那叫一個大顯身手。

它們除了使用香江金銀業貿易場和香江期貨交易所這兩個香江本地交易平台之外,還在“場外”彼此交易,於是便形成了香江本地倫敦金市。

這個香江本地倫敦金市,在運作上基本仿照了倫敦金市,采取類似外彙市場的對敲方式,參與者通過電訊報出買賣盤;但和倫敦金市也有一些差彆,比如交易時間可以長達十八個小時,從香江本地時間上午九點半開始,到翌日淩晨三點半,即倫敦金市收市才結束。

香江本地倫敦金市和香江金銀業貿易場、香江期貨交易所更有著明顯的區彆,其不存在固定的交易場所,進而沒有會員與非會員之分,任何一家有實力的金商、經紀行或者金融機構,均可以通過電話、電傳的方式,直接參與買賣。而且有實力的金商,一般采用信用額的形式進行交易,即在一定數目內的買賣,彼此毋須繳納保證金。當然了,一些實力稍遜的經紀行交易時,便會根據個彆情形收取數目不等的保證金。比如一般市民參與本地倫敦金市的買賣,便要按照每手合約向經紀行繳納大約一成的保證金。

不難想象,香江本地倫敦金市的運作自由得很,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是一般地符合國際資本的口味。

不過,高弦還是想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謀劃穩定香江金市,免得在大起大落當中傷了元氣,進而也拖累了自己的利益。

因此,高弦特意和香江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胡漢輝好好地溝通了一番。

胡漢輝這個人做事勤勉而又作風低調,儘管年事已高,還像高弦那樣,如同空中飛人一般,到世界各地考察和演講,推銷香江金市;與此同時,他不像仍和香江證券交易所鬥得麵紅耳赤的遠東交易所主席李福照那樣鋒芒畢露,一直遠離著業內激烈的利益紛爭。

“想要降溫,不容易啊。”聽明白了高弦的打算後,胡漢輝麵露難色道:“高爵士,想必你也知道目前金市的火爆程度,幾乎所有的分析師都信誓旦旦地認為,金價很快便會衝上每盎司八百七十五美元的曆史新高點,就連很多市民都把自己收藏的金飾拿出來變賣。”

高弦微微一笑,“老百姓們趁著金價高企,將手裡的黃金拿出來變現,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金市裡通過金融杠杆進行的那些交易就問題大了,一旦金市熱潮退去,將會傷到本地資本的元氣,讓香江金銀業貿易場和香江期貨交易所冷清得門可羅雀。”

“我也明白潮起潮落是個必然的規律,可高爵士為什麼篤定金市行情拐點近在眼前呢?”胡漢輝思索道:“伊朗人質危機,蘇聯入侵阿富汗這些國際事件都在不斷刺激著通過黃金進行保值的需求,雖然美聯儲那邊放出風聲,要通過收緊貨幣政策,重振美元強勢貨幣地位,並提高了貼現利率,但動作不大,效果不明顯,相比之下,米國國內的通貨膨脹似乎越發厲害了。”

聽著胡漢輝有理有據的分析,高弦暗自歎了一口氣,不解釋不行啊,畢竟現在才進入一九八零年代,信息傳播速度遠遠比不上互聯網時代,進而讓米國之外的精英們,對米國搞出來的新事物認識不足。

簡單來講,保羅沃爾克領導下的美聯儲,所采用的貨幣緊縮手段,可不僅僅依賴於之前眾所周知、直白明了的利率調控,因為這種手段已經被事實證明,既讓市場痛苦,又效果不佳,於是美聯儲開始嘗試著提高儲備金。比如要求美聯儲管理下的資金要有百分之八的儲備金,來達到控製貨幣供應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