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4章 找個理由把電腦賣到蘇聯去(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5102 字 3個月前

高弦在米國這邊為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走動關係的時候,也順便見了與此無關的其他人等,讓他確實分了心的一個是,幾個月前還到香江參加授勳gbe慶祝宴會的查爾斯·唐迪。

雖然把環宇個人電腦賣給了ibm,但高弦還得在必要的時候為這一塊兒出出力,因為這是交易的一部分條件,何況他手裡有不少ibm股票,進了ibm董事會,無法真的像在菜市場那樣,一買一賣,轉身走人。

在這種情況下,隨著環宇個人電腦轉到ibm旗下,並擔任負責人的查爾斯·唐迪,和高弦的聯係,幾乎還像以前那樣。

查爾斯·唐迪向高弦抱怨了目前困擾他的兩個問題,都和ibm管理委員會的意見有關,一個是,現階段ibm-pc低調一些;第二個是,利潤率提高一些。

“坐在總部辦公室裡的那些官僚老爺們,都不知道怎麼想的,這樣的要求,明顯自相矛盾嘛。”查爾斯·唐迪的語氣裡,透著明顯的不屑。

高弦聽得好笑,他倒是能明白這裡麵的緣故。

現階段,ibm被米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折磨得可謂心驚肉跳。

說起來,早在一九五零年代,ibm就已經因為壟斷製表機市場,引來米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了,隻不過當時的ibm新掌舵人小沃森,率領ibm積極向大型計算機業務轉型,進而主動放棄將被淘汰的製表機業務,於是稀裡糊塗地躲過了製裁之劍。

到了一九六零年代末一九七零年代初,ibm因為壟斷大型計算機市場高達百分之八十的份額,又引來了米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

在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ibm一邊做好了被拆解的準備,一邊用“拖”字訣和米國司法部周旋。

還彆說,這一招的保命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技術領域的糾紛,用多麼專業、多麼複雜去形容,都不過分,ibm調動了幾百個法務人員,準備了十幾噸材料,推到僅僅直接投入幾十人資源的米國司法部麵前,能耗多久,就耗多久。

這場消耗戰的曙光已經出現,那就是高舉新自由主義經濟大旗的米國總統競逐者李根。隻要新正府上台,在大型計算機市場的份額已經滑落到百分之六十的ibm,便能最終逃出生天。

於是乎,在當前這個形勢微妙的時間段,ibm不希望又因為個人電腦市場,惹上另外的麻煩。

客觀而言,個人電腦市場和從環宇個人電腦改頭換麵來的ibm-pc,確實挺吸引人眼球的。那種生機勃勃的勢頭,明眼人都會意識到,這就是未來。

就年銷售量這個數據來講,進入萬台級彆的公司有ibm、蘋果、康懋達、德州儀器、雅達利,其中ibm拔得頭籌,年銷售量已經超過五十萬台,而這個水平,還是查爾斯·唐迪有意“藏拙”的結果。

有必要說明一下,當前占據著北美、西歐、遠東、拉美等市場的個人電腦,主要還是八位的機型,尤其像康懋達、德州儀器的個人電腦,功能方麵更接近於電子遊戲機,而這塊金字招牌,在商用方麵最具吸引力。

正是因為這個壓倒性的優勢,ibm-pc事實上已經在主導個人電腦市場了,而那些開始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的同行們,則自然而然地發出了抱怨的聲音。

ibm總部對這個動態很警惕,其目前隻想借助ibm-pc,扭轉公司在股市上的萎靡不振之勢,可不願意再和壟斷市場沾上關係,至少在裡根贏得大選並執政前如此。

查爾斯·唐迪沒有處在足夠總攬全局的位置上,自然難以理解ibm總部的良苦用心。

“真要低調的話,可用的方法也有,我已經在遠東和拉美市場,采用原來的環宇個人電腦品牌出貨了。”查爾斯·唐迪眼裡閃著狡黠的光芒,“可提高利潤率怎麼辦?個人電腦和大型計算機的市場運作完全不同,光是銷售這一環節就多了各級經銷商。”

高弦想了想,給出建議道:“不妨從優化產品自身著手。世嘉電視遊戲機的八位型號,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周文耀那邊的團隊,已經取得成果,將八位ibm-pc主機板上的芯片規模,從六十三塊,優化整合為五塊,而功能不變,每套價格則相應地降低到四十美元以下。”

其實,高弦所說的“優化整合”,在“老劇本”裡是由那些山寨兼容機的公司們完成的,因為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加上技術實現思路不同,所以同樣的功能,用芯片實現,便有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當然了,原廠商肯定沒必要做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高弦之所以在另外的一套體係裡如此運作,那是因為他篤定,在這個特殊的市場時期,采用八位微處理器的低端路線產品,仍有很長的市場生命周期,而且“優化整合”帶來的發熱量有效控製,有助於開發新的移動式電腦市場。具備諸如此類的收益,“優化整合”自然值得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