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2章 地價飛揚無儘頭(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869 字 2個月前

高弦雖然願意看到怡和債台高築的樣子,同意有利銀行放出貸款給對方,但並非全部有求必應,而是把貸款金額砍掉了一半,隻借三個億。

怡和那邊應該早有心理準備,沒繼續糾纏什麼,也沒再對已經屬於高氏財團內部事務的香江置地人員調動指手畫腳。

與怡和漸行漸遠的香江置地,則在積極向高爵士展示自己的價值和雄心。接替夏伯殷,成為香江置地董事會主席的韋彼得,便向高弦提交了一份新發展計劃。

高弦對此早在預料當中,置地這個香江地產業龍頭,被他成功收購後,沒像其它地產公司,趁著本輪香江地產業行情上升周期四處擴張,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龐大的中區重建計劃上。

這種保守,固然是一種質量重於數量的發展策略,也是高弦壓著才到手的香江置地,萬事以穩為先,彆亂折騰,出了紕漏。

如今,龐大的中區重建計劃全部完成,香江置地也開始有了融入高氏財團的實質性進展,又看到其他地產公司們紛紛大展拳腳,自然而然地靜極思動了。

高弦瀏覽過這份彙報文件後,發現香江置地最大的雄心,主要體現在想要拿下高興大廈西邊不遠處的那塊地皮。

此地原本做為港島一個交通樞紐使用,是中華巴士和其它幾家小巴公司的站點,現在已經快被港府規劃出來了,其價值屬於“地王”級彆。

實際上,位於乾諾道中旁的高興大廈,也就是原來的康樂大廈,所在範圍的地皮,都是填海而來,目前還屬於海岸線之一。

一九七零年,高興大廈這塊五萬三千平方呎的地皮被港府拍賣,吸引了十八個財團角逐,最後被當時還屬於怡和一係的香江置地,以兩億五千八百萬港元拿下,創下了那個時代香江每平方呎最高地價的紀錄。

怡和也沒辜負這個“地王”,興建起了亞洲第一高樓,命名為康樂大廈。而康樂大廈四周的道路,除了乾諾道中之外,還有三條內街,即怡樂街、海樂街、星樂街。

港府把這三條成u字形圍繞著康樂大廈,並連接到乾諾道中的道路,統一命名為康樂廣場,最終成為一個設有水池的二十四小時開放式公園。

雖然康樂大廈已經隨著香江置地被高弦收購,改名為高興大廈,但康樂廣場的名字仍然維持不變。

香江置地新發展計劃想要拿下的這塊地皮,也屬於康樂廣場的範圍,不難想象,此地本來就位置緊俏,又毗鄰著已經發展成熟的“舊地王”,隻要港府掛出來拍賣,必定成為新一代“地王”。

高弦不動聲色地問道:“你認為,這塊地皮的價值是多少?”

見高爵士直奔問題核心,韋彼得不由得精神一振,連忙回答道:“關於這塊地皮的估值結論,已經不少了,普遍認為七十億,我個人覺得,應該在七十五億以上。”

聽了韋彼得的分析後,高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在當前這一輪香江地產業旺市裡,不少現象透著瘋狂的氣息。

比如,炒賣整座大廈,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金門大廈被佳寧集團推高到了十六億。

地皮也是如此,美麗華酒店側翼那塊地皮,竟然達到了二十八億。

如果說,這是因為有佳寧集團興風作浪的話,那香江地鐵公司以公開招標的形式,出售紅棉道的那塊地皮,應該沒有居心叵測的投機因素了,其最後的售出價格為四點八億,看起來由於地皮麵積小,進而涉及資金數額不大,但卻創下了新的香江最高地價記錄,每平方呎大約為三萬四千七百二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