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6章 高爵士想改革香江貨幣政策(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5677 字 2個月前

香江銀行公會執行委員會討論的內容,關乎接下來香江股市、地產業等等的走勢,舉足輕重程度顯而易見,但更具體的過程肯定沒有娛樂圈那種爆料吃瓜新鮮有趣,而財政司夏鼎基首先爭取到銀行業對政策變化的支持,便算達到了本次會議的目的,

不過,高弦心裡對不論是直接的銀行業加息,還是整頓風頭正勁的財務公司,衍生出金融三級製,以達到更有效的銀行業加息,進而遏製港元彙率頹勢,這個最終目的的方法,持保留意見。

誠然,從學術理論和曆史經驗的角度來看,通過調整利率,彙率會朝著所希望的方向變化,但這是基於過往模型,而自從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以來,劇變的格局屬於破天荒的頭一回,就像“老劇本”裡二零二零年的那種疫情引發的震蕩,學術理論和曆史經驗往往不那麼靈光了。

否則的話,現階段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不會被經濟滯脹折騰得焦頭爛額,以至於米國開始搞休克式療法一般的加息了。

要知道,人家搞經濟、玩金融的資曆,至少上百年,進而積累下來的專業人士數不勝數,但凡有周全的解決之道,也不會以農業和製造業嚴重受創為代價。

在高弦看來,如今港元貶值得讓奉行“積極不乾預”政策的財政司夏鼎基開始行動起來,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國力衰退,經濟實力減弱,英鎊更是數次貶值,影響到了香江的經濟,英鎊彙兌本位製的基礎已經不複存在,當英鎊在一九七二年實行彙率浮動後,港元很快和英鎊脫鉤,改為和美元掛鉤,即官方彙率為一美元兌換五點六五港元。

諷刺的是,那個時期正值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前後,同樣麵臨巨大貶值壓力的美元也不那麼靠譜,在一九七三年二月貶值百分之十,與美元掛鉤的港元所采取的應對措施是,把官方彙率調整為一美元兌換五點零八五港元

可惜,美元貶值的能量太大,港府根本扛不住投機的國際遊資,於是很快在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宣布,港元和美元脫鉤,實行彙率浮動,當時市麵上港元已經升值到了一美元兌換四點九六五港元。

港元實行彙率浮動後的初期,收效還行,港元彙率維持在有利於香江經濟發展的區間,但接下來就差強人意了。

這從高益和港府聯合編製的,旨在反映港元外彙整體價值的港元彙率指數,便能看出來。港元彙率指數在一九七八年便跌破了一百,去年,也就是一九八零年,更是下降到了九十多一點,今年肯定跌破九十,至於港元和美元之間的市場彙率早就破六了。

高弦的看法是,歸根結底,還是香江的貨幣政策,出了問題。港元實行彙率浮動政策,隨機應變的自由倒是有了,可卻缺乏清晰的貨幣政策目標,尤其香江還沒有中央銀行,港府操作的隨意性就大了,以至於形成隱憂。

舉個例子來講,原則上,港元發行的邏輯非常簡單,即取決於香江外彙基金裡的外彙儲備。

惠豐銀行、渣打銀行、有利銀行發行港元紙鈔的時候,先向外彙基金存入相對數量的美元,以換取負債說明書,但這幾年的實際操作流程卻是,惠豐銀行、渣打銀行、有利銀行無需預先交予這些外彙,隻要把所發行的港元數值,通過撥帳的方式,轉進外彙基金在這些發鈔銀行的賬戶,即可換取負債說明書,至於實際對應的發行準備外彙,外彙基金會用這些港元餘額,從外彙市場購入,而這個空間不能不說提供了一種隨意性。

因此,高弦認為,香江的貨幣政策是時候進行改革了,而不是大難臨頭的時候,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當然了,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香江銀行公會執行委員會討論的範圍。

等會議結束後,高弦邀請道:“夏鼎基爵士,有空嗎,找個地方坐坐,我們可有段時間沒促膝長談了。”

麵對堂堂的高爵士,最年輕有為的港府行政局議員,夏鼎基當然有時間。對這次會議結果還算滿意的他,心情不錯地笑道:“那就請高爵士安排吧。”

高弦微微頷首,“那就去文華酒店的香江會。”

香江會重建會所大廈,所需資金“賴”著香江置地先墊上,等新會所大廈建成後,用所得租金分期償還,於是香江會有時候自然要聽香江置地的意見,比如目前暫時搬到了文華酒店,而這個環境,還是很適合高弦和夏鼎基休閒放鬆的。

“夏鼎基爵士肩上的重任越來越大了,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正府重任要係於一身了。”高弦恭維道。

做為香江的“財爺”,財政司夏鼎基是港府三把手,他上麵的二把手布政司姬達,今年就到退休年齡了,而當了十年財政司的夏鼎基,是港督麥理浩中意的布政司接任人選,加上港督麥理浩處於第四度延長任期狀態,身體健康有些吃不消,有時候要回倫敦看看病,需要港府二把手布政司代理職權,所以,夏鼎基身上的擔子還真不輕鬆。

算起來,夏鼎基和高弦認識的時間已經超過十個年頭了,頗有交情,在這個私下場合裡,難免情不自禁地吐露心扉,“香江這個人口超過五百萬的國際大都市,正在浮現出來的治理難題,有點讓我食不知味啊。”

高弦聽得微微一笑,夏鼎基在財政司這個位置上,對港府開支方麵挺精打細算的,而港督麥理浩上任後,施政重點之一就是改善導致之前香江社會動蕩的民生問題,廣建房屋、九年免費教育等等,都離不開錢,逼得夏鼎基這位香江“財爺”想法子四處開拓財源,但往往收效甚微。

比如,一九七六年,夏鼎基想增加股息稅,最終在港府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的反對下,而不得不擱置。

那句話說得好,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夏鼎基想從股票交易裡加稅,首先那些英資利益集團就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