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嚷嚷得那麼歡,那嘉年銀行主要集中在星加坡、馬來亞的壞賬,你去追回來啊!或者把劉燦鬆那些主犯弄回香江審訊判刑也行!為了調查一個佳寧商業詐騙案,正府花了一億港元,結果還是不清不楚,你覺得按照原有模式處置嘉華銀行,要付出多少成本?
這場辯論吵得越凶,鬼佬控製下的港府就越尷尬。
其實,做為第三個外交官出身的港督,衛奕信還是挺有格局的,認為高爵士決定選擇中信來收購嘉華銀行,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所以呢,高弦點到即止,擺上了醞釀已久的,旨在主動爭取香江銀行業監管職權的正餐,那就是,在總結自一九八零年代初以來的香江銀行業危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完善香江銀行業監管機製的調研報告,隆重公布了,並毫不掩飾地希望可以成為新修訂版的《香江銀行業條例》。
順便指出一點,以前香江出現銀行業危機,都是鬼佬控製下的港府,從英國請來專家進行調研,然後在報告的基礎上。形成進一步完善的法令條文,頒布施行。
現在這一套流程,被高弦領導下的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搶著做完了,具體方麵,英國專家還是照舊要請的,但不能隻聽一家之言,比如華爾街專業人士也被請來參謀,那種微妙製衡的主導權,懂的都懂。
這份滿是含金量的調研報告亮相後,像嘉年銀行賣得不合適的小醜戲碼,也就沒人關注了,迅速被擠出了媒體的板塊。
不過,嘉華銀行這個問題銀行的作用,還在,甚至不小呢,因為調研報告的內容,很多都是以嘉華銀行為典型的反麵教材,來闡述條例如何新建立,或者修訂完善,不但形象得栩栩如生,對症下藥的針對性也不言而喻。
簡單舉個例子,實控人為來自星加坡的劉燦鬆的嘉華銀行,這次爆發危機的主要原因是,貸款畸形地集中於新馬財團,高達十五億港元之巨,占嘉華銀行總貸款二十九億港元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結果貸款一出問題,嘉華銀行便跌入深淵。
有鑒於此,調研報告提出,必須加強對本地認可機構,也就是持牌銀行、持牌接受存款公司、注冊接受存款公司的貸款、投資限製,以防止風險過度集中,並堵上本地認可機構實控人通過代理人公司,向本地認可機構隨意借款的漏洞。
其中有這樣一條,即本地認可機構不得對任何人士或商戶、對公司董事及相關人士,提供,超過認可機構本身實收資本加上儲備,百分之二十五的貸款。
更多的內容就不展開了,免得費力不討好地讓人感到枯燥。
簡而言之,這個調研報告除了含金量極高,還平易近人得能讓媒體討論得頭頭是道、津津有味,以至於對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升格為香江金融管理局表明支持態度,但遲遲沒有實際行動的港府,不得不接過來,宣布正式著手修訂《香江銀行業》條例。
惠豐大班浦偉仕拿到這個水到渠成地公布於世的調研報告後,不由得菊花一緊,高弦還真會挑機會出手,看樣子,財政司銀行監理真要劃到香江外彙基金管理局那邊了,那惠豐銀行所掌握的香江銀行業中央結算權,豈不是真的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