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英國石油公司的善後(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970 字 2個月前

如果大新銀行現在就能吃得下開始轉虧為盈的海外信托一係,那從香江金融管理局總裁這個高度,高弦不介意成人之美,往冠冕堂皇的方向說,扶持香江本土銀行發展;從監管者的角度出發,調劑香江銀行業的勢力分布,進而增加製衡。

當初,惠豐大班沉弼能把和記的第一大股權照顧給了李半城,以至於深刻影響了香江華資的格局;如今,高爵士怎麼處理海外信托一係,都不足為怪。

而王授業倒是沒辜負高爵士的格局,接觸的態度,著手的角度……無不體現出了四平八穩的精明,先通過收購香江工商銀行,讓大新銀行借殼上市。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經過高爵士的巧妙點撥,今年的香江股市,應該會出現一波銀行股的行情,包括恒盛銀行很大部分原來由惠豐銀行死死地掌控在手裡的股票進入流通、香江渣打銀行上市,王授業應該是看到了這個不錯的趨勢。

當然了,高爵士在二十八層小憩所製造出來的社交機會,肯定不止王授業一個人聰明地來抓,涉及到的事情也不限於,轉虧為盈的海外信托一係最後會花落誰家,尤其剛從倫敦回到香江不長時間的馬永達,坐過來後。

高弦讓馬永達到倫敦,參與高益在歐洲的國際業務,一個主要目的就是鍛煉他的能力。

最近馬永達參與的大卡司,毫無疑問地當屬科威特投資局試圖收購英國石油公司一事挑明後,所引發的一係列風波了。

儘量往簡單講,科威特投資局收購英國石油公司一事基本有了結果,毫不意外地,像英國貿易和工業部這樣的官方,給出明確信號,不行!

什麼,英國是自由市場,倫敦是國際金融中心,英國石油公司已經完全私有化了?

好吧,那就先讓英國石油公司成個例外!

其實,也不能怨科威特人天真單純,自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以來,荷包真正鼓起,便想當然地以為,有兩個錢,沒什麼不能運作的;不試一下,怎麼知道不行呢?萬一運氣好,撿到了漏,最後成功呢。

所以,這種進取向上,倒也正常。

努力後的結果大致是這樣,英國不允許科威特投資局收購英國石油公司,要求其在還在談判的一定期限內,差不多二十四個月吧,把持有的英國石油公司股票,降到百分之九點六。

這個期限之所以要談判,邏輯不難理解,那是因為,科威特投資局如果把自己實際上控製的那百分之二十多英國石油公司股票,一下子拋到市場,勢必引起動蕩,英國人可不希望出這種一地雞毛。

科威特那邊沒什麼好講理的,全盤接受,著手善後,而高益還是重要參與者。

可能問題來了,高益像吃完了被告吃原告的律師那樣,在科威特人身上賺過了買過程的錢,又賺賣過程的錢,科威特人就沒有產生諸如高益辦事不力之類的不滿,進而不再使用高益的服務嗎?

還真沒有!

當初科威特投資局為什麼選擇使用高益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