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一九九二年,又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4127 字 2個月前

<ins></ins>

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p>

目前米國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之間的隔離機製,源於大蕭條後一九三零年代出台的一部,對米國銀行係統進行改革的法律——《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桉》,目的自然是控製無節製的投機。</p>

這套機製落實到具體內容,非常複雜,而且從推出,到現在的大約六十年時間裡,經過各方勢力的不斷博弈,還進行了一係列調整,就更複雜得一言難儘了,儘量直白地講,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之間樹立起了一道隔離牆。</p>

稍微展示一下這裡麵的複雜性,比如,商業銀行還是可以通過迂回的方式,把經營觸角伸入到股票買賣的領域,那就是,設立信托部門,以信托的名義,代客戶買賣股票。</p>

其實,一九八八年的時候,就有勢力開始操作,想要廢除《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桉》了,結果沒成功。</p>

在高弦、格林斯潘這樣的明眼人看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桉》的廢除,應該隻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無非就差一個更恰當的時機、更強大的推力而已。</p>

至於現在,高弦沒必要出風頭地去向此類遊戲規則叫板,也輪不到他。甚至從更開闊的視角去審視,這個預期即將結束的階段,未嘗不是一個寶貴的發展緩衝,理應好好使用。</p>

這些年在米國資本市場,高弦側重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在商業銀行業務領域,也有一些布局,像在米國運通的公司正治鬥爭裡,被米國運通首席執行官詹姆士·羅賓森三世耍得團團轉,最後無奈出來另起爐灶的桑福德·威爾,便被高弦看中並下注。</p>

隻不過,到目前為止,這些布局要不成效有限,要不屬於平等合作,倒是被收拾得應該服服帖帖了的惠豐銀行,有了更大的運作空間和實際控製。</p>

有必要指出一點,惠豐銀行在米國市場拓展業務的曆史,可不是僅僅從收購米國海洋密蘭銀行,才開始計算的十多年,可以追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而收購米國海洋密蘭銀行屬於一個帶有標誌性的進展。</p>

“鼓勵”惠豐銀行的海洋密蘭銀行,趁著眼前的米國銀行業危機,收購一些米國銀行的資產,在高弦慢慢清晰起來的新布局裡,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拓展香江國際金融中心能夠有效控製的商業銀行網絡規模了,起碼還包括進一步加強對惠豐銀行的控製。</p>

雖然關於惠豐銀行的事情很重要,但和高弦想要進一步預判美元利率走勢比起來,它的優先級還要往後排。</p>

因此,高弦和格林斯潘沒有過多提及,摸清了裡麵包括政策導向、準入門檻在內的遊戲規則,就差不多了,探討貨幣政策才是結交格林斯潘的核心價值所在。</p>

在一定程度上講,被這場經濟衰退搞得焦頭爛額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米國總統老布殊,運氣還算不錯,得到了一次暫時性的救命稻草,那就是遠在萬裡之外進行的海灣戰爭,可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有著另外一種奧妙和含義。</p>

高弦推心置腹地說道:“明年是大選之年,白宮那位為了幫連任拉選票,希望經濟得到寬鬆貨幣政策正向刺激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p>

“再者,這場經濟衰退都持續一年多了,從過往經驗和統計數據來判斷,有理由相信,明年也該結束了,進而寬鬆貨幣政策更加萬眾期盼。”</p>